北京青年报
清华一附院成功为一名出生11天的婴儿实施心脏大动脉调转手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7 21:00

近日,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小儿科成功为一名出生仅11天的新生儿实施了大动脉调转术(Switch手术),目前患儿已康复出院。

小泽(化名)出生于宁夏银川市,生后不久发现四肢发紫,孩子妈妈非常担心,于是带着孩子去了当地的大医院检查。心脏超声提示,孩子患有非常罕见复杂且凶险的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大动脉转位,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相关专家表示,主动脉和肺动脉是从心脏发出的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就是心脏上的肺动脉和主动脉对调位置,主动脉原本应从左心室发出,现在变成从右心室发出,肺动脉原本应从右心室发出,现在变成从左心室发出。它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畸形,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7%~9%,如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约80%~90%死于1岁以内。部分孩子出生后需要尽快手术,否则无法存活。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年龄最小Switch手术的记录是由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席顾问专家、心脏中心主任吴清玉教授保持的,生后立即从产科手术室送到心脏手术室手术。为小泽诊治的当地医生束手无策,然而孩子若不尽早手术,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在医生的建议下,孩子的父亲和爷爷联系到清华一附院心脏中心小儿科副主任靳永强,得知孩子的情况后,靳永强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安排病房和心外监护室做好接收准备,通知手术室和麻醉体外循环团队待命随时进行急诊手术。当天,孩子父亲驱车1000多公里带着孩子紧急进京准备接受治疗。

经过十几个小时日夜兼程,患儿一家在清晨六点半到达了清华一附院,将命悬一线的患儿交到了靳永强主任团队手中。此时患儿的情况非常凶险,氧饱和度仅有65%,像个“紫茄子”一样。心脏中心副主任、超声科主任王廉一教授第一时间为其做了心脏彩超,进一步明确了诊断。在对患儿进行了详细的查体和评估后,心脏中心小儿心外科团队协同重症监护室、手术室、麻醉科、体外循环团队等紧急讨论患儿目前的病情,决定即刻为这个出生仅11天、体重为 3千克的患儿紧急实施大动脉调转手术(Switch手术),将转位的主动脉及肺动脉切断后交换位置进行吻合,并将冠状动脉移植到新的主动脉根部。

上午11:00,手术开始。刚出生的婴儿心脏仅有鸽子蛋般大小,两根大动脉还没有筷子粗。在心脏中心小儿外科团队、体外循环团队及麻醉科的配合下,靳永强在极其有限的视野下,挥动着比发丝还细的缝线,完成了难度极大的手术操作。切断两根异位的大动脉后,进入了整场手术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冠脉移植:从血管壁仔细剥离出两根很细的冠状动脉,不能有任何扭曲,精准地移植到另一根血管根部。经过5个半小时的精雕细琢,随着小心脏的再次跳动,靳永强团队成功地完成了手术,患儿顺利挺过了手术关。

然而,对于这种危重复杂手术的术后闯关才刚刚开始。患儿出生11天就经历了创伤如此大的手术,其心脏、肺脏、肝脏、肾脏等等脏器都承受着巨大的打击。术后直接将患儿转入心外ICU,给予密切的观察和治疗。

在靳永强团队及ICU医护人员的精心调整下,患儿各项指标趋于稳定,很快便转回普通病房,同爸爸、妈妈、爷爷得以团聚。患儿在普通病房继续观察调整,术后复查心脏超声显示手术矫治彻底,一切恢复正常。患儿终于在满月当天顺利出院,健健康康地回家,迎接他人生中即将来临的第一个新春佳节。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通讯员 潘俊翔 张恩瑞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施瓦辛格植入心脏起搏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6
这个15岁男孩装了颗人工心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2
出生后被确诊“镜面人”+复杂先心病 22岁女孩住进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1
清华一附院为15岁复杂先心病少女打开生命通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1
清华系统首例 清华一附院成功开展经桡动脉左心室心内膜心肌活检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