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地坛医院完成一例高难度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6 12:31

近日,北京地坛医院心内科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例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手术。该手术被心血管学界公认为冠脉介入手术中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一种,因此又被称为心脏冠脉介入治疗“最后的堡垒”。如今,在北京地坛医院心内科团队的救治下,患者邸大爷已经康复出院,拥抱“心”生。

60岁的邸大爷今年刚刚退休,本要开启悠闲的退休生活,没想到一次例行体检,让一家人胆颤心惊——心电图检查结果上赫然写着“心肌梗死”。随后,邸大爷收治进地坛医院心内科病房。实际上,他的病情早有迹象。他断断续续的胸口疼痛有5年多了,最近每当走路走上200米或者上一层楼梯,就会出现胸骨后烧灼样的疼痛,但是他总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这才让病情进一步加剧。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证实了病情的严重性。患者左冠状动脉两根血管80%-90%狭窄,而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这意味着邸大爷每一天都像是“走钢丝”一样,随时面临着猝死的危险。

考虑到患者为高危复杂病变,手术风险高,而邸大爷属于年纪尚轻的患者,和一家人充分沟通后,团队决定采用分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治疗手段,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时间短。

手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开通右冠慢性闭塞病变,第二次解决左冠的两根狭窄血管。其中,疏通左冠的两根狭窄血管的挑战尤其巨大。人体的左冠脉负责心脏60%-70%的血液供应。此外,由于患者病变长且位于开口处,都造成了重重难点。导管室内,管浩副主任熟练地操作着导管、导丝、球囊,超声提示,首次支架贴壁效果欠佳,需要重新进行球囊扩张,调整支架位置。要知道,这样的微小调整仅仅是毫厘之差。团队成员耐心谨慎,再度进行调整,这次超声提示支架贴壁效果非常好,支架位置精准。

“完成啦!回去后您好好吃药。”术后,管浩副主任嘱咐邸大爷和老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都是导致冠心病的元凶,危险因素一定不能小视,好好珍惜健康的身体。如今,邸大爷已经康复出院,开启新生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通讯员  徐文晶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血管里长“骨头” 警惕骨质疏松引发的冠心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5
颅内动脉瘤治疗新产品首次亮相2024中关村论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9
清华一附院成功为一名出生11天的婴儿实施心脏大动脉调转手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7
山西基层医改实录:“家门口”就医渐成常态
中国新闻网 2023-06-15
35岁男子熬夜加班突发心梗血管如80岁老人 医生:年轻人心梗比老人更危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