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落实“双减”亟待做好教师减负“加减题”
北青评论
2023-11-02

编者按:10月27日,河南郑州一名小学女教师不幸离世,女老师在遗书中称,面对学生很想教书育人,但学校的工作、活动、领导的检查,让她像进了“牢笼”。此事也引发网络热议。

11月1日,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教育局就“建兴路小学一女教师不幸离世”事件发布通报,称网络出现“加班数石榴”等是不实信息,并呼吁广大网友理智、客观、不信谣、不传谣。

2022年3月8日,北京青年报刊发评论《落实“双减”亟待做好教师减负“加减题”》。文中提到,切实给老师减负,无疑是深化“双减”的当务之急。能否做好教师减负这道“加减题”,直接关系着“双减”的成效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由此而言,为教师减负实际上就是在清理校园形式主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推动“双减”走向深入,推动社会性问题解决的关键。

为教师减负的重点既在“减负”,也在“教师”,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减负工作要把教师的生活和心理需求放在更高位置,让更多教师可以轻松教学、愉快生活。

每年全国两会,教育都是全民关注的热点话题,代表委员们也会提出大量与教育有关的建议和提案,今年也不例外。为进一步落实好“双减”政策,代表委员们纷纷献计献策,探讨如何减轻教师负担。

教师减负并非一个新话题,但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调整教师的身体负担、心理负担,让教师们更快度过适应期,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各地纷纷响应,减负提质、减负增效、课后服务、延时服务、作业管理等措施随之出台。作为“双减”政策落地过程中的基层执行者,教师承受的工作负担明显加重。

据《光明日报》调查显示,“双减”之后,有83.93%的老师认为工作量增加了,有77.3%的老师认为“工作压力增大,职业幸福感降低”,高达90%的老师认为管理更加繁琐了。民进中央在提案中指出,不少一线教师在岗时间达10-11个小时以上,较“双减”政策前明显延长。

解放孩子的前提是解放教师。切实给老师减负,无疑是深化“双减”的当务之急。教师群体之所以普遍感到压力山大,除了教书育人重任在肩之外,还要忙于很多教育教学之外的事情,尤其是形形色色的进校园活动。虽然已经历过几番整顿,可形式主义的进校园活动依然在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遗留。非必要、非教学任务进校园问题,给师生和家长增添了额外负担,拉了“双减”的后腿,亟待进一步清理。

令人无奈的是,旧的形式主义未除,新的形式主义又起。中央的意愿是减轻学校、教师、学生负担,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种开会宣传研讨、各种检查展示,为证明减轻了负担和应对检查展示,老师要完成各种没完没了的表格、材料,签署各种承诺书保证落实“双减”政策,还要利用周末或者工作日的下班时间学习各种有关“双减”政策的讲座、文件,并写心得体会……

有鉴于此,民进中央在拟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双减”背景下合理减轻教师负担并提供有效激励与保障的提案》中,建议相关部门合理减轻教师负担并提供有效激励与保障,包括充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扩大课后服务供给;合理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做好心理疏导和减压工作等举措。全国人大代表马恒燕则建议各地对教师额外付出的劳动给予相应的报酬,并根据教师工作成果加大激励力度。

此外,还应该对照减负清单,坚决清理督导、检查、评比、社会业务进校园、相关报表、抽调教师等行为,同时推动教师减负同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有机结合,健全教师减负长效机制。

为教师减负,落实“减法”的同时,还要做好“加法”,真心关爱教师。为此,有些地方出台了相应的“减负增能”措施,比如采取弹性上下班制度、工作定时限量机制和工作积分制等,利用“错峰编排”“自由午休”“时间银行”等举措,帮助教师灵活调配工作休息时间。

有的地方和学校还通过加强生活需求保障等让教师“有温暖”。比如学校对参与课后托管服务但有子女接送、看护困难的教师加大关爱,主动统筹组织接送、看护工作,设立教师子女活动室,开展看护、阅读活动等。有的学校延长餐饮供应时间,为教师提供“平价暖心晚餐”,或特意给老师们准备半成品的“平价晚饭盒”,老师们回到家里,10分钟就可以解决问题,一家人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吃在胃里,暖在心里,让老师不必为生活上的琐事而分心。

教师的负担是一个社会性问题,能否做好教师减负这道“加减题”,直接关系着“双减”的成效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期待两会“好声音”推进“双减”深化落实,更期盼全社会共同发力。

文/胡欣红

图源/视觉中国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为中小学教师减负需要拿出实招硬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给教师减负 建立长效机制帮助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法治日报 2024-04-23
为教师减负,为何备受社会期待?
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4-04-07
减负要给教师拒绝不合理任务的底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5
北青快评|​减负要给教师拒绝不合理任务的底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