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感悟|人生最明白的幸福,就在于懂得取舍
日行一善共修平台 2023-09-25 07:00

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很喜欢贾平凹先生说过的一句话:

“会活的人,或者是取得成功的人,其实都懂得两个字,那就是‘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年轻时,总是想要拥有,以此期望更多的幸福。

年岁渐长,才明白,人生最明白的幸福就在于懂得取舍,看淡得失。

1

精简物质,收获丰盈的精神

有一只狗,捡到了一块骨头,路过河边时,见水中也有一只狗有一块骨头。

这条狗贪心,就向水中的狗“汪汪”地狂吼,瑞后冲进了河里,就这样,不仅嘴里的骨头没了,连命也丢掉了。

欲望和快乐就是这样的关系,你想要的越多,快乐就越少。

始终对《论语》中的有段话印象很是深刻:“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立身贫贱而能自得其乐,故而孔子对颜回始终十分赞赏。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在一个县城上有一个卖烙饼的。

他技术很高明,烙饼酥脆可口,种类也多。很受大家欢迎,渐渐他积攒了些钱,自己开了一家店铺,专门卖各种烙饼。

因为物美价廉,生意十分红火,就这样过去了几十年,孩子都已成家立业。

有一天,学经济的女儿回来看望,看着家里的店,嫌弃父母不会经营,几十年下来都没什么变化。

于是女儿说自己设计一套方案,按照这个来,保管能再赚不少钱。

但是父亲却说不用,自己心中有数。女儿感到不解。

父亲说:“这么些年过来,我从一贫如洗到现在,老妻、孩子们都是靠它。老天已待我不薄,现在知足,就已经足够快乐了。

苏东坡有首词叫《临江仙》,其中写道: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毅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生命是一个过程,人生只是有限的存在,有限的所得,却能有无限的感受,无限的领悟。

许多人整日忙碌,到头来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忙了什么。

特别是经过了大半生的奋斗与追寻,生命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蓦然回首,自己已空度了半生。

才发现,越是快乐的人,内心愈是充实,对外物的需求越是简单。

物质的充裕,终只是外在的浮华,只有内心的丰盈,才是真正的财富。

幸福本就不远,尽在精神生活之中;生活也不复杂,也只须与知足、平淡相连。

2

精简圈子,收获自在的心境

《佛说孛经》中说“友有四品”:“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

如花的朋友,只再你富贵之时,借你的枝头炫耀自己;等到你沉入低谷,自然也就凋零;

如秤的朋友,在你声名显赫之时,便只低头逢迎;在丧失权柄之后,又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

如山的朋友,就其胸中自有沟壑,德行厚重,与其一起,自然受益匪浅。

如地的朋友,它普载万物,能为我们担当一切,丰富我们生命的内涵。

如山如地的朋友自是要多来往,如花如秤的朋友宜早远离。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管宁割席的故事。

东汉时,有个叫管宁的十分好学,有几个好友,一个叫华歆,一个叫邴原。

三个人关系要好,又很出色,当时的人把他们比为一条龙,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

有一天,华歆管宁在园中锄菜,管宁锄出一块埋藏的黄金,但视如不见,华歆去拿起来看了看,又扔下了。

又过几天,两人正在读书,外头的街上有贵人经过,乘着华丽的车马,敲锣打鼓的,很是热闹。

管宁不闻不问,继续认真读书。华歆却坐不住了,跑到门口观看。

车马过去之后,华歆回到屋里,管宁却拿了一把刀子,将两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后来管宁学业有成,一直致力于教化工作,很受乡人尊敬。

道不同,不相为谋。

正如孟子所言:“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人生的朋友本就不贵在多,有一二志趣相投远胜万千泛泛之交。

学会精简自己的圈子,多与三观契合的人共处,才是滋养自己最好的方式。

3

精简情绪,收获向上的力量

有一个富家子弟为了成佛,带了一大笔钱遍访名师,终于遇到了一位高僧。

这位高僧告诉这个青年:“我告诉你一个地方,你到了那里就能成佛!”

青年人迫不及待地问:“在哪儿?”

高僧说:“你看到那里有一根粗木杆吗?你爬到那杆子顶上,就成佛了。”

青年人信以为真,把钱袋子放在地上,赶紧就往上爬。等他爬上杆子的顶端,回头一看,那个高僧已把他的钱袋子背起来走远了。

后来高僧问那青年:“你成佛了吗?”

青年一下子领悟道:“把什么都放得下(包括成佛的念头),那就是成佛了!”

所以人不快乐,往往就是背负的情绪太多。这里想不开,那也放不下,愁这愁那,心事不断,愁肠百结。

这如同赛场上运动员举重,能够举起的重量越大,固然可以得到褒奖,但是举起的时间也就那么几秒。几秒之后,就要学会放下。

有一名飞行员遇难,独自在太平洋中漂流了20多天才侥幸回到陆地。事后有人采访问他对那次遇难有什么想说的。

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人只要还有饭吃,有水喝,就不该再抱怨生活了。”

俗话说:”人生之事,不顺者十之八九,常想一二。“

面对生活的重击,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常想那一二成好事,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便能让我们收拾好伤痛,蓄满继续向上的力量。

生活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沉溺于抱怨,就像用针刺破气球,只能让自己泄气。

学会自愈便是成年人的必修之课。

你只有不断摆脱泥泞,才能重建生活,生命也会更有力量。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天,秦王外出游猎,回来时发现自己的弓已经遗失。

仆从急忙想要寻找,秦王却说:“我遗弓,人得之。”

遗失的是弓,收获的却是心境上的圆满。

人活一世,正是不断舍得的过程。

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生命的丰盈,正在这一舍一得之中。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