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国产创新药品正惠及众多患者:免疫治疗已成为第四种癌症治疗手段
解放日报 2023-06-15 07:41

前天开幕的第25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上,细胞治疗与免疫疗法成为一个热点。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董晨在演讲中介绍,2021年全球销售额前十名的药品中,有7个与免疫学相关。与研讨会同期举行的第13届上海医疗设备与生物技术展览会上,免疫细胞治疗等生物药也成为一大亮点。

董晨院士介绍,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归因于免疫系统的紊乱与病变,所以免疫学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历史来看,20世纪共有14次授奖给免疫学家;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免疫学家平均每10年获奖3次。

董晨说,“近年来,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癌症治疗手段。”CAR-T就是一种国际主流的免疫细胞疗法。这一疗法通过导入能识别肿瘤特异抗原的受体基因(CAR),帮助T淋巴细胞恢复特异杀伤活性。经过改造的T淋巴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后,回输到患者体内,好比一群经过升级改造的“特种兵”,配备了能追踪目标的“特制武器”,一旦遇见表达相应抗原的肿瘤细胞,就会被激活并再次扩增,更加精准地消灭肿瘤细胞。

上海医疗设备与生物技术展览会上,首个在我国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治疗药品——阿基仑赛注射液亮相复星医药展台。它用于治疗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上市两年来已惠及超过400名淋巴瘤患者,让原本无药可治的患者看到了治愈的希望。目前,CAR-T已纳入国内多个省市的惠民保,进一步提升了药品可及性。

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H药——斯鲁利单抗注射液也亮相展台。经国家药监局批准,它用于治疗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实体瘤、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上市一年来已在我国惠及逾23000名患者。如今,H药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已在美国获批开展桥接试验,有望实现国产PD-1、PDL1出海的突破。

文/俞陶然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不想化疗,能否尝试“免疫治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8
半两财经 | 适应症更广 我国自主研发 STAR-T 药物有望3年内获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1
第五款CAR-T获批国内上市,定价动辄百万的CAR-T商业化如何破局
第一财经 2024-03-02
天价”抗癌药推广难 CAR-T药企创新支付方案尝试破冰 创新技术、研发新品降低成本是出路
经济参考报 2024-01-24
首家中国创新药企被跨国药企收购 一条新的退出路径被走通
澎湃新闻 2023-12-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