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深圳实现基本殡葬服务费全免,11年累计免除超3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3-04-06 12:07

追思缅怀,踏青遥寄,是日清明。今年清明节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面放开现场祭扫的第一个清明节,全市市民群众祭扫需求旺盛。深圳市继续实施预约祭扫措施,民政部门倡导市民合理安排祭扫时间,遵守祭祀场所安全规定,错峰祭扫、文明祭扫、平安祭扫。

近年来,深圳在殡葬服务上不断地探索前进,着重树立新时代生态文明殡葬新风尚。推出基本费用减免成就惠民殡葬,实施“莲池计划”解决治丧难题引出公益殡葬,组织开展骨灰海葬、树葬等生态葬活动,推动殡葬改革,优化服务流程,打造智慧殡葬……每一笔都是特区在殡葬服务的考卷上书写的答案,诠释着诚心为民、让利于民的民政初衷。

不分户籍,基本殡葬费最高可减免2200元

殡葬改革让殡葬文化从传统习俗中“破圈”,成为一种文明的态度。深圳数年来在殡葬领域中感知民需,现已实现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全免,做到申请“零门槛”和服务“全覆盖”。其中,基本殡葬服务不分户籍,费用最高可减免2200元。

老家远在河南的吴女士是家里的独生女,父亲的突然离世让她受到沉重的打击,面对父亲的身后事,她一个人却犯了难:“我的母亲很早就不在了,我对丧事的礼仪程序不清楚,也没有什么长辈在深圳。”医院工作人员获知情况后,联系了深圳市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为李女士的父亲举办丧事。“有序地完成了父亲的丧事后,我的心才放下,惊奇的是,整个流程走下来只花了几十块钱,还是我自己提出要为父亲添置物品的费用,真的很感叹深圳在丧葬事项上也为我们着想!”

“殡葬事”是人民群众的“身后事”,也是逝者与家属“人生大事”。深圳市殡葬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从2012年6月15日起,实施《深圳市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实施办法》,在全省率先为全体居民实施基本殡葬服务免费。2022年,深圳修订了《深圳市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实施办法》,免除殡葬基本服务项目由原来8项增至10项,减免费用标准由原来2030元提高至2200元,免费标准位居全国前列。11年来共计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约3.33亿元。

此外,深圳市将大数据功能引入殡葬业务办理,市民可通过i深圳APP进入“智慧殡葬”系统,完成自助报丧、自行购置殡葬用品与服务项目、祭扫预约、骨灰生态葬预约等事项,并实时查询服务进度,进行评价反馈,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公益殡葬解决特困群众“身后事”

2014年来,深圳坚持实施“莲池计划”,致力于资助经济困难和特殊群体,为不少特困群众解决了为家属治丧的难题。

一直身患疾病的李先生在病情恶化之际离世,家人因经济难题在为其举办丧事上有心却无力,深圳殡仪馆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当即向家属引荐了“莲池计划”,并指导他们申请办理。“很感谢政府能够照顾到我们,看见工作人员帮忙洗护穿衣、整理遗容,给了父亲一个体面的仪式,让我们子女正式和他道个别,这个过程值得我们一辈子感恩。”

据介绍,“莲池计划”由深圳市殡葬服务中心和深圳市弘法寺慈善功德基金会共同发起设立,精准划分资助类别,除了为经济困难群众提供资助减轻经济压力,还对器官捐献者和失独老人提供贴心殡葬服务。同时,深圳市民政局针对低保、五保、重度残疾人的生活实际困难及其他特殊情况,在十项基本殡葬服务之外,如清理洗身化妆等必要支出,予以特别免费,切实解决困难群众人生最后一站的“急难愁盼”问题。

已累计举办47次骨灰海葬活动,16次树葬

3月22日,深圳市第47次海葬、吉田园第16次树葬活动如期在大鹏湾海域举行。本次参与海葬的骨灰共有393具,参与树葬的骨灰共133具。至此,深圳市已累计举办47次骨灰海葬活动,16次树葬活动,近4万具骨灰或洒向大海,或长眠于树下。

生态葬的现场,逝去的亲人或与清风作伴,或与碧波为邻,欣茂枝芽和粼粼海浪都是他们生命的延续和象征。倚在船边的张女士谈起为父母海葬的缘由:“将骨灰撒向大海是父母生前的愿望。因为我们家姊妹四人生活在国内外的四个城市,千条江河归大海,我们姐妹就可以在不同的江河去祭奠我们的父母了,而且我还有种感觉,父母离我更近了。”

参加树葬的市民胡先生说:“内心经历了‘忐忑-感动-感恩’这三个历程。忐忑,没来现场之前,不知道活动是什么情况,担心没有仪式感,内心会觉得对不住先人。”胡先生到现场后发现是多虑了。“高清LED屏幕、温情动画小短片,还有一片花的‘海洋’,工作人员也体贴周到,仪式流畅隆重,心里的担忧瞬间就没有了。”

2018年,《深圳市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办法》出台,具有深圳户籍的逝者骨灰海葬和通过撒散、深埋等不保留骨灰、不留标识、不单独留名的海葬、树葬等生态葬式,可获得相应的奖励。其中,骨灰海葬按每具骨灰3000元的标准予以奖励;其他节地生态安葬按每具骨灰1000元的标准予以奖励。此外,为了大力推广节地生态安葬,2021年11月份起,深圳市开始常态化开展海葬活动,全年接受报名,不限时间,达到一定数量便开展海葬活动,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链接

深圳31岁患者的生前愿望是捐献遗体 我把自己留下了 这是有意义的事

31岁的谭泰之平静地躺着,戴着棒球帽,穿着喜欢的帽衫和运动裤、运动鞋。3月25日凌晨,患者谭泰之在深圳大学总医院血液肿瘤科病房,平静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家人、医生、护士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围在床边,向他鞠躬告别。他生前的愿望是,捐献遗体,“我把自己留下了,这是有意义的事”。

2021年10月,谭泰之确诊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他一直坚强面对疾病,接受了多个疗程的化疗。2022年,白血病骨髓及中枢两次复发,他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后先后发生肠道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CMV脑炎、出血性膀胱炎等。

2023年1月29日,谭泰之来到深圳大学总医院血液肿瘤科,因腹泻、便血诊断为肠道4度GVHD,接受免疫抑制剂、输注血小板、CD25单抗等治疗,情况一度稳定。后出现咳嗽、肺部真菌细菌混合感染,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加重。根据本人意愿没有转入ICU,而是留在血液肿瘤科。

“捐献遗体,能让年幼的孩子感受到父亲最后对社会的贡献,希望能鼓励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里勇敢坚强”,谭泰之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在深圳市红十字会网站申请,希望能将遗体捐献给深圳大学医学部,作为医学生进入医学殿堂第一门课的“无语体师”。

3月25日凌晨,在深圳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的主持下,深圳大学总医院医护团队、医务部门、深圳大学代表、患者家属为谭泰之举行了简短的告别仪式。签署了相关的医疗文书后,谭泰之的遗体由家属转交给市红十字会,作为无言的“大体老师”,协助深圳大学医学部开展教学工作。

据悉,深圳市红十字会自1983年成立以来,致力于推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从1999年市红十字会开展器官遗体捐献至今,深圳大学医学部总共接受689位爱心人士身后遗体捐献。

文/蔡宇晴 李榕 王蕾 王苏琦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清明节假期首日 全国殡葬服务机构共接待现场祭扫群众2473.07万人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4-04
提供生态葬、线上祭拜等多项服务 昌平区十三陵镇打造“云祭扫”服务平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3
清明假期北京将有5个祭扫服务高峰日 68个祭扫点须预约前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1
随笔|田木 :安息之处
作家联盟 2023-06-16
40多个省市对殡葬管理进行立法 保障群众“身后事”
法治日报 2023-04-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