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乙类乙管”后个人防护该怎么做? 西安疾控中心专家答疑
西安晚报 2023-01-11 08:04

取消入境人员全员核酸检测,不再判定密接,不再对感染者实施隔离措施,核酸检测调整为“愿检尽检”。自1月8日起,我国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随着防疫政策进一步优化,加之春节临近,不少市民在欣喜可以回家团圆过新年之余,也有些许疑惑:“乙类乙管”和我们密切相关的变化具体有哪些?结合当前疫情防控新要求,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

实施“乙类乙管”对重点场所防疫提出新要求

“实施‘乙类乙管’不代表放任不管,而是强调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疫情防控,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科长刘继锋表示,与从前的新冠病毒感染“乙类甲管”相比,现在的“乙类乙管”代表着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工作重心由“防感染”转换为“保健康、防重症”,同时明确不再对感染者实行隔离措施,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对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采取居家健康管理。此外,核酸检测策略方面调整为实施“愿检尽检”,在流行期间“单采单检”。

同时,实施“乙类乙管”对重点场所防疫提出新要求。凡人员密集、空间密闭,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包括场站码头、市场商超、展销场所、会议中心、体育场馆、文化场馆、娱乐休闲场所、洗浴场所、宗教活动场所、餐饮场所、交通运输工具等,都需要企业进一步落实好主体责任,重点提升员工自我防护意识,做好办公室、食堂、卫生间等环境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实施错峰限流,保持安全距离,减少人员聚集。要求场所内工作人员要开展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及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原则上不带病上岗,如需到岗,应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与他人接触。

疫情严重时,短期内可采取以下减少人群聚集的措施:会议中心、体育场馆、文化场馆、市场商超、展销场所取消或推迟非必要的大型活动;商场和超市、银行、农贸(集贸)市场等营业场所停止促销等人员聚集活动,商场、银行等缩短营业时间;相对密闭的娱乐休闲场所、洗浴场所、宗教活动场所暂停营业或开放;场站码头、公园景区等较大空间和开放式公共场所,须加强客流引导,尽量分散不扎堆;餐饮场所应限制同餐人数或取消堂食。

全民仍需继续坚持防疫卫生习惯

刘继锋强调,实施“乙类乙管”后,仍需全民在继续坚持防疫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上共同努力和配合。那么“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春节,普通市民应着重注意哪些防护要点健康过大年?

刘继锋表示,市民应从五个方面做好个人健康“第一责任人”。一是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保持社交距离、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卫生习惯,感染康复以后也应做好个人防护;二是要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良好心态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抵抗能力;三是尽量不举办、不参加一些大规模家庭聚集活动,减少家庭亲朋聚餐聚会人数,缩短聚餐时间,尤其是要避免把感染风险传递给家中老年人;四是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人员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五是要加强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或者抗原或核酸检测结果阳性,要尽可能待在通风好、相对独立的房间,尽量减少与同住人员接触,密切关注病情进展,如果病情加重要及时就医。

文/王江黎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新冠“乙类乙管”后迎来首次高考 多地允许考生自行决定是否佩戴口罩
新华社 2023-06-06
当前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听听专家怎么说……
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3-05-19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五一”各地要按照“乙类乙管”要求落实防控措施
央视新闻 2023-04-26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五一”假期各地要按照“乙类乙管”要求落实防控措施
央视新闻 2023-04-26
文旅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行业8项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废止
文化和旅游部 2023-01-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