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艺术温暖人心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举办《抗疫云上展览》
新民晚报 2022-04-16 22:37

张瑶琪作品《役》

《此时此刻——SIVA抗疫云上展览》昨天(15日)在线上启动,参展作品反映了艺术家在疫情防控状态下的生活态度,为上海的抗疫行动加油。封闭、隔离、核酸、大白、驰援、足不出户等成为近期的关键词。艺术家用画笔和多维的媒材,记录和还原了一张张戴口罩的脸,一个个逆行的背影,和坚定的眼神。

本次艺术展中有不少学生的优秀创作,他们运用多种材料与媒介,建立艺术与现实的表达。展览借鉴了大卫·霍克尼描绘春景的画作《第180号》,象征艺术家不会因疫情停止创作,更释放出“凡是打不赢我的,一定使我更强大”的信念。

张瑶琪的作品《役》是一张手托怀表的定格油画,暗色背景和光亮的前景相互烘托,仿佛在夜深人静时聆听内心的祈祷。作者配诗“盼啊盼,我想时间过得快一些,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每天都盼着能够出门,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希望如期而至的不只是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所有人。”

贾佑玲作品《希望》

疫情让原本繁华的街道变为寂静,一切都停了下来,城市的脚步停在了红灯之下,但一切又没停。唐哲程的《渺无人烟的街道》切入平日繁华喧闹的上海街景,眼下的街道空空荡荡,却保留着上海的情调,更多了魔幻味和陌生感。创作者说,要带着爱和希望,静待疫情退散。

王家誉的《共克时艰——“啊…”》表现医护人员用血肉之躯组成生命的“屏障”,有细腻的人物体积感,以作品向平凡伟大的抗疫一线工作者致敬。钟赛慧的纸本水墨《细胞》创意构思精巧,小小的细胞汇聚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生命体,就像个体团结起来就是一个大集体。贾佑玲的《希望》主打治愈系的可爱风潮,她表示心灵获得治愈,就觉得离疫情结束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石墨赞许学子的不凡表达,在他看来,美术学生的抗疫来源于生活,带着细腻的视角和希望,能给观者带去慰藉。“青年艺术创作者用作品回应当下的困境,纪录生存状态。在特殊时期,艺术表达尽量不失语,不遗憾,更要暖人心、鼓士气。”

文/新民晚报记者 乐梦融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第二届“乐象”音画作品展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8
13位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学院院士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26
观看 | 山东艺术学院65周年美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7
“童心绘童话”,来看看“视觉艺术家”安徒生的创作
新民晚报 2022-08-18
深圳艺术家们以画笔记录抗疫一线感人瞬间
深圳特区报 2022-03-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