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三万字剧本要寻找三百万字资料” 这部西藏电影的幕后故事也动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9-04 16:04

9月3日,由中宣部扶持创作,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中共那曲市委员会宣传部联合摄制,鲁坚执导,多布杰、阿旺仁青、索朗卓嘎等主演的大型西藏农奴史诗电影《布德之路》在京举办了全球首映礼,主创专程从西藏而来。影片导演、编剧、总制片人鲁坚表示为有这班好演员感到骄傲。

微信图片_20210904154817.jpg

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普布表示,电影《布德之路》是由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中共那曲市委宣传部主抓的西藏自治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献礼影片。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

7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电影《布德之路》正是反映这一宏大主题的精品力作,它有着宏大叙事的时代背景,也有着宛若浮雕般的一幕幕人物真实命运。

微信图片_20210904154813.jpg

将于9月10日上映的《布德之路》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布德出生在那曲市巴青县的贫苦牧民家庭中,西藏和平解放后,这位翻身农奴成为当地红旗林场的工人。1959年,旧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武装叛乱,300多名叛匪包围红旗林场,布德在突围送信途中不幸落入叛匪魔掌。他将告急信件嚼碎吞下,在严刑拷打下严守秘密。叛匪残暴地挖去了布德的双眼……

解放军平息叛乱后,获救的布德抱着解放军说:“敌人挖掉了我的眼睛,但我还有耳朵听党的话,还有手可以干革命,还有腿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身残志坚的布德被新中国授予“草原英雄”的称号,他一生致力于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建设,成为西藏人民爱党爱国、反对分裂的一面旗帜,草原英雄布德的故事,不止在西藏,也在祖国一代人的心中渊源流传。

谈及《布德之路》的创作情况,导演鲁坚表示,《布德之路》的拍摄从藏北到藏南,转场达六七次,累计行程数万公里,剧组人员真的做到了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影片拍下的场景是西藏电影中最多的之一,也因此观众可以在影片中尽情饱览西藏的壮美,感悟影片史诗般的传奇。

微信图片_20210904154756小图.jpg

电影放映后,观众们纷纷表达对电影的欣赏和喜欢。鲁坚表示,为了真实再现这段历史,他大量查找了七十年前的各种西藏历史资料,翻阅了数以千计的西藏人物回忆录,“三万字的剧本要寻找三百万字的资料”,走访在西藏经历跨越千年政治制度巨变的见证者们。

鲁坚表示自己最看重电影的可看性,电影不拍好一定不会让它与观众见面,“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西藏梦,在西藏拍戏确实需要经历很多困难,但这是一部倾注了梦想与自我表达的作品,西藏电影与西藏电影人的气质都是中国电影比较稀缺的类型,我很珍惜这个机会,也会尽力做到最好。”

微信图片_20210904154809小图.jpg

据悉,《布德之路》从藏北高原的那曲拍到藏南的雅鲁藏布江,纵跨万里采景无数;本片还凝聚全西藏最具有藏民族优秀演出暨电影阵容出演,艺术再现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

被问到拍摄过程中遇上了什么挑战,在片中饰演中青年布德阿旺仁青表示导演鲁坚是他的教练:“因为电影拍摄在平均海拔4000多的高原上,同时我们要穿着30斤到40斤的藏北服装,这些衣服很重,每次在片场跑来跑去都可以感觉到什么叫高原反应,电影还原了真实的藏族生活,我们经受了不少锻炼。”

微信图片_20210904154821.jpg

饰演老年嘎巴(布德母亲)的央金卓嘎致谢剧组给藏族演员提供机会,她已经年过七旬但依旧热爱表演,她激动地说:“感谢这部电影聚焦西藏,将民族英雄的故事传递给更多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活动|所有的故事都在发生 ——中信文艺2024年持续跨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5
人物|路遥的德国之行:“失而复得”的幕后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7
蒙藏学校旧址即将向社会公众开放 展陈凸显各民族团结如石榴籽紧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9
甘肃临夏州广河县新增2例阳性感染者 均系西藏返广人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9-10
西藏拉萨昨日新增本土确诊26例、无症状感染者188例
拉萨发布 2022-08-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