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两会动态|助推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首都治理效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5 07:58

市政协主席魏小东作十三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1月14日上午9时,北京市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过去五年,共征集提案6897件,立案6514件,同比增长20%。提案建议办理采纳率占交办提案的84.6%,为助力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有效凝聚了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共识和力量,有力助推了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首都治理效能。

崭新的2023年,北京市政协将紧扣全市中心工作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加快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打造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农业中关村建设、打造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发展体育社会组织、加强三个文化带保护与发展、推动养老事业健康发展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等开展专题协商。

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 必须把握“五个坚持”

十三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回顾了2022年和过去五年工作,指出,2022年,在中共北京市委坚强领导下,政协北京市委员会以迎接中共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认真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紧扣关乎“国之大者”的首都工作协商议政、凝心聚力。聚焦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强化思想政治引领,聚焦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协商议政,聚焦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广泛凝聚共识,聚焦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回头看”,为推动政协事业接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报告指出,十三届北京市政协任期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北京这座伟大城市实现深刻转型、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的五年。五年来,市政协在中共北京市委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广泛凝聚共识,为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谱写了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五年来,北京市政协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思想政治引领得到新加强;服务党和国家大事要事,新时代政协组织展现新形象;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助推新时代首都发展体现新作为;履行凝聚共识重要职能,助力中华儿女大团结开创新局面;推动履职提质增效,提高人民政协制度效能取得新进展;强化责任担当,委员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

报告指出,回顾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体会到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坚持”。一是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二是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三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四是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五是坚持守正创新。

对新一届北京市政协工作提出建议

当前,我国已经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是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新使命,新征程召唤政协组织新作为。

对新一届北京市政协工作的建议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聚焦助推新时代首都发展,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助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与全市人民一道,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进一步形成生动实践,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北京篇章贡献力量。

报告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完成新时代首都发展根本任务,必须依靠团结奋斗。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紧密团结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奋斗,为实现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推进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汇聚磅礴力量。

认真组织实施 政协年度协商计划

展望2023年工作,要把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坚持委员学习座谈会制度,发挥好“团结在光辉的旗帜下”学习平台作用,深入开展委员读书活动,依托“政协报告厅”举办系列专题讲座,组织研究基地专家开展学习研究和宣传阐释,精心组织感悟经典和社会宣讲活动,推动学习贯彻持续走深走实。

2023年,北京市政协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广泛凝心聚力,认真组织实施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围绕加快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打造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农业中关村建设、打造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发展体育社会组织、加强三个文化带保护与发展、推动养老事业健康发展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等开展专题协商,针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核心区平房申请式退租开展专项监督,就制定《北京市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等组织立法协商;积极回应各方面关心关切,围绕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高质量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升森林火灾防治能力与管理水平、推进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等组织协商座谈;通过调查研究、视察考察、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围绕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及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献计出力,为党委政府提供更为全面客观的决策参考。

要进一步完善政协政治协商格局,探索以专题协商会、协商座谈会形式开展协商,持续推动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常态化运用,不断提高协商议政质量。要坚持和完善以专项监督为重点,以民主监督组监督、特约监督等为常态的民主监督工作体系,增强监督实效。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制定修订有关制度,强化制度贯彻执行,进一步提升专门协商机构运转效能。

要紧密结合届首之年的工作实际,及时举办新任委员培训班,办好暑期学习班,系好履职“第一粒扣子”。优化专委会设置,调整专委会委员构成,配齐配强专委会工作力量。加强界别建设,为界别履职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及时成立专委会分党组和党员委员履职临时党支部,发挥分党组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引领政协机关建设,努力打造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

五年来提案建议办理 采纳率达84.6%

提案是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五年来,常务委员会把提案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综合性、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广泛动员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界委员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和民生关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调查研究,通过提案为首都各项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共识。五年来,共征集提案6897件,立案6514件,同比增长20%。

五年来,各民主党派市委、各人民团体、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和各界别及95.4%的委员运用提案履职,实现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政协专门委员会全覆盖,界别和委员覆盖率达到新高,体现了各界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使命担当。

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十三届政协提案均已办复,提案建议办理采纳率占交办提案的84.6%,一大批意见建议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决策政策,体现和落实到相关发展规划、法律法规和制度文件中,为助力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有效凝聚了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共识和力量,有力助推了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首都治理效能。

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北京市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紧紧围绕推进新时代首都发展,积极运用提案履职,更好贡献政协力量。报告建议,要胸怀国之大者,进一步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坚持双向发力,进一步发挥提案工作优势作用;勇于探索创新,进一步激发提案工作发展活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接受集体采访 为推动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6
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闭幕 大会共立案1347件提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5
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 以高质量建言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1
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隆重开幕
识政微信公众号 2024-01-20
为谱写新时代首都发展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北京日报 2024-01-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