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记者连线91岁教授赵德馨 “撬动知网第一人”:知网做得太过分了
武汉晚报 2023-09-07 13:07

9月6日傍晚,听到知网因为违法被罚款5000万元的消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91岁教授赵德馨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因为他们(知网)做得太过分了,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法律这个问题。”

去年6月23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约谈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宣布对知网启动网络安全审查。

经查实,以知网(CNKI)为主要运营主体的公司有3家,这些公司运营的手机知网、知网阅读等14款APP存在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个人信息、未经同意收集个人信息、未公开或未明示收集使用规则、未提供账号注销功能、在用户注销账号后未及时删除用户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

中国网信网6日发布消息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法律法规,对知网(CNKI)依法作出网络安全审查相关行政处罚的决定,责令停止违法处理个人信息行为,并处人民币5000万元罚款。

被称为“撬动知网第一人”的赵德馨教授,因为状告知网维权一事,引发公众对知网涉嫌行业垄断问题的关注,本报累计刊发了100多篇报道跟进。其间,记者先后4次给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留言,反映知网涉嫌行业垄断问题并获得回复。

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立案调查,2014年以来,知网滥用该支配地位实施垄断行为。去年12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知网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2021年中国境内销售额17.52亿元5%的罚款,计8760万元。

同期,知网公布了15项整改措施,如着力解决知网与著作权人,以及期刊、高校等主体之间的授权链条不完整、不规范问题,依法合规取得著作权人授权。不过,赵德馨教授之前被知网下架的论文,至今在知网上仍检索不到。

知网整改情况如何了呢?8月1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执法一司在回复记者留言时表示,“知网目前正积极推进相关整改工作,我们将持续关注相关领域市场竞争状况,督促知网切实高质量完成整改工作,维护相关市场竞争秩序。”

赵德馨:坚持要为作者谋点利益

记者:之前,您向知网方面表达了对您的被知网下架的文章,希望能够尽快恢复上架,这个事情有没有什么进展?

赵德馨:这个事情是有进展的。我坚持,他们如果用到我的作品赚了钱的话,就必须给我一笔费用。

他们来了3个人,到我家里要我签字,如果同意就马上恢复,我没有同意。

我坚持的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你用我的劳动产品,你要给我报酬,别人用你的东西你也可以收费,中间可以有个差价,这个差价就是成本加合理利润。这个我向他们表达得很清楚。

最近的情况是这样:他们说,7年以前的东西,他们不收费,不收费我同意恢复,他们答应恢复我7年之前的作品上架。对于我最近7年作品的上架问题,我们还在谈判,他们同意付费了,现在是付多少的问题。

记者:知网方面最近一次跟您联系是什么时候?

赵德馨:就在上周。

记者:知网方面有没有说,会在什么时候把您7年之前的作品上架?

赵德馨:他们答应是最近恢复上架,供大家无偿使用,但没有具体日期。

记者:对您最近7年作品的上架问题,双方谈得怎么样?

赵德馨:确定了一个原则,不仅是答应我的,也会答应所有作者的。

记者:具体标准有没有确定下来?

赵德馨:没有。我原来提了个标准,我要的低一点,这样使用者交的费用也低一点。我提了个10%的标准,他们还没有具体答复。

记者:这个10%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赵德馨:就是他们售价的10%。比如说我的一篇文章,别人到他们那里下载,给了100块钱,他就给我10块钱。

记者:这对知网方面来说,是高了还是低了?

赵德馨:他们还在商量。我现在坚持要为作者也谋点利益,我已为使用者谋取了很多利益。

记者:赵教授已经让很多用户受益了,这是个了不起的贡献。

赵德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要坚持,我的想法他们基本上都接受了。知网新的班子上任后,就派了3个人来了,当时我没有立即同意把我的文章恢复上架,目的就是想要为作者也谋点利益。

(以上内容根据电话采访整理)

文/朱建华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首次披露!知网发言人:100%国有控股,2021年已支付版权费1.56亿
光明日报 2022-08-11
90岁教授回应6年知网维权经历:“曾接到封杀电话,希望改变学术生态”
封面新闻 2022-05-17
北青快评 | 依法除疴才能倒逼知网走出迷失状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14
北青快评 | 知网被立案,对不懂规矩的行为就得依法查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14
知网涉嫌垄断被查,专家:释放出重要信号
极目新闻 2022-05-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