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女儿手绘爱的标识,冬奥副医疗官有了“专属”装备包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2-07 09:27

2月6日,北京冬奥会正式比赛的第二天。下午2点,负责医疗保障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团队晚班组成员再次登上班车,赶往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当天两场男子单人雪橇滑行的比赛将举行。车上,医疗保障团队副医疗官、创伤骨科医生党育拿出手机,忍不住翻到了家人送行时的留影。

1月23日,是人民医院冬奥医疗保障团队出发的日子。一大早,天还未亮,党育的一双儿女早早起了床,穿戴整齐,嚷嚷着要去送爸爸。

离别的那一刻,女儿像个小大人似的,很懂事的与爸爸照了全家福,嘱咐着“爸爸要注意安全!”小儿子却忍不住,抱住爸爸的腿,仰着头含着眼泪:“爸爸,你要早点回来!”姐弟俩分别拿出自己最喜欢的毛绒玩具,让爸爸收好,说看见这个玩具就能想起他们。

行驶在延庆场馆的路上,党育发了朋友圈:夫人带全家来医院为我送行,拉着女儿画的行囊,带着儿子给的祝福,正式开始我的冬奥旅程!要快两个月不能陪伴你们,双奥医疗保障真的成了我们全家期待的梦想和参与的任务。感谢我的“伐木累”。爱你们!

是啊,为圆满完成冬奥医疗保障任务,两年前,医院就组织团队进入备战,每每有比赛,党育就要背着“战包”去场馆,与队员们一次又一次的演练,一次又一次的磨合……

医生的日常工作忙碌,时常到家孩子们已经睡了,上班时孩子们还没醒。对于孩子们,党育还是有些亏欠的。孩子们慢慢长大,也越来越理解爸爸:“因为爸爸是创伤骨科医生,会经常被派到国家救援队,去救受伤的人。我们特别为爸爸骄傲!”

知道爸爸是为雪车、雪橇和钢架雪车运动员提供服务的,姐姐就上网去查相关资料,弟弟也嚷嚷着让姐姐教他,想着能离爸爸再近一些。

于是,姐姐拿起手中的画笔,分别将雪车、雪橇和钢架雪车LOGO用白色画笔勾勒在为爸爸精心准备的装备包上,姐姐说,我希望爸爸能一眼就认出来,这是他的包。

出征冬奥面临着2个月的离别,党育觉得这并不是坏事,因为这段经历,可以让孩子们用一种更真切的、不同寻常的方式去理解成人的生活,去体会他们长大了以后,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工作。

冬奥保障的服务时间从早6点到晚12点,团队分成了早班、晚班两个大组,党育负责其中一组的指挥、管理和协调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同时,作为创伤骨科医生,他还承担医疗培训工作方案的制定,特别是外科系统救治的培训,包括运动损伤处理、急救包扎、骨科情况处理、重大创伤急救等。

人民医院团队在严重创伤、多发伤的急救和重症感染、传染病救治,以及多学科联动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经过两年多的培训、演练和实战,我们从了解比赛项目开始,反复模拟演练,用双脚丈量出宝贵的救援地图,并顺利完成三次赛事医疗保障任务,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具备圆满完成任务的能力和水平。”党育骄傲地说。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涉老教育机构学位紧俏 线上报名出现“秒杀”现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2-27
延庆冬残奥村预开村 44小时内将完成近95项转换目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2-24
故宫出绘本,邀小观众探秘紫禁城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2-23
北京怀柔医院二期扩建项目今年6月竣工,将新增床位339张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2-23
北京首家!海淀这里开了个“奥运书屋”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2022-02-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