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在广州开幕 打造大湾区便捷式统一电子病历
南方日报 2023-11-11 11:36

11月10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在广州南沙开幕。本届大会共达成60个合作项目,涵盖科技创新、产业合作、人才培养、稀有血型库共享、罕见病救治等方面,为塑造健康湾区提供重要支撑。前两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上,粤港澳三地已签署89项合作项目。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在医疗卫生跨境协作上提出了5个项目,包括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善用大湾区医疗服务、跨境救护直通车、建立恒常器官移植的互助机制、支持国家医院认证标准国际化。

当前在内地患病或受伤的香港居民,如获香港和内地双方医护人员协商及同意,可搭乘内地救护车至边境管制站,再转乘香港救护车往医院。卢宠茂解释,“由于救护车没有粤港汽车牌照、药品审批制度不一致和医疗人员不互认等原因,跨境转运患者时会遭遇诸多不便。”他建议,可先将救护车、医务人员、设备和药品进行备案审批,探索点对点直接跨境运送模式,让患者在医院与医院间实现更安全方便的转运。

卢宠茂透露,未来五年香港会推出“医健通+”,最终目的是要做到“一人一个健康户口”,打造大湾区便捷式的统一电子病历;在医疗创新、打造国际枢纽方面,他希望不仅做到“好药港用”,还可以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让大湾区的患者也能用上国际先进的药物。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局局长罗奕龙关注三地医学人才培养,希望未来能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专科培训制度,使大湾区医护人员得到统一培训和认证。在旅游医疗方面,罗奕龙表示,澳门协和医院将于2023年12月开始分阶段投入服务,希望以此联动旅游休闲业,吸引旅客在澳门休闲之余享受健康体检、保健等医疗服务,带领澳门700个医疗机构8000名医疗人员共同向大健康产业联动发展。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主论坛上就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及人才素质发表主旨演讲。他说,在创新实践方面,粤港澳三地有许多成功经验,如与澳门共同成立了大规模呼吸疾病、流行病预测预警与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实验室等。

在谈到创新人才培养话题时,钟南山说,不同于美国倡导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模式,大湾区科学人才培养更应强调IMH教育模式(创新、使命感和人文),在追求创新的同时要有团结协作精神,更应有使命感,“创新,不是单纯发现,一定要有转化”。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行政部门、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科技企业等主体进行了各层面的交流合作。本届大会还发布了“塑造健康湾区十大案例”,其中既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跨境诊疗服务、药械使用政策创新等内容,又有三地人才交流计划、港澳医疗人才在内地执业、医院评审认证标准等平台搭建,将更好推动三地在医疗健康领域方面的合作。

链接

钟南山:近三个月将有新冠病毒感染小高峰

11月10日,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上,钟南山表示,近期新发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变化不大,但对疫苗逃逸作用有所增强,建议大家尽快接种二代疫苗。

结合大数据模型分析,钟南山预测,“这个月、下个月到明年1月,会有一个新冠病毒感染小高峰,虽然新发的变异株传染性很高,但变化不会很大,不过对疫苗逃逸作用有所增强,提倡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要接种第二代疫苗”。

文/黄锦辉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粤港澳居民共享大湾区发展成果
人民日报 2024-06-02
强化产业科技人才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向全球发出人才邀约
南方日报 2024-02-19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人民日报 2024-02-17
专家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6
广东迎来全国首批粤港澳大湾区律师
南方日报 2022-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