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半两财经 | 该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形势?统计局副局长: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势没有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2 10:16

今年以来,部分经济指标有所波动,居民消费价格低位运行,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引发了一些社会舆论对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前景的担忧,国外唱衰中国的种种论调沉渣泛起。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形势?9月22日,国家统计局官网转发副局长盛来运在当日《经济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势没有变》,回应了社会关心的经济热点问题。综合不同维度分析判断,盛来运在文章中称,当前尽管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新的困难挑战,但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的态势没有变。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资料图)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出现了一定波动。

盛来运在文章中表示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失速。”事实上,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出现短期波动在所难免。从潜在增长率、生产与需求动力支撑等多角度看,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总体恢复向好有支撑。文章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支撑中国经济向好的有利因素。

一是从潜在增长率看,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有内在支撑。国内多家机构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国潜在增长率在5%—6%左右。从实际运行情况看,经济实际增速不仅取决于潜在增长率,还受到供给、需求等多重约束。2020年—2022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4.5%,明显低于潜在增长水平,主要是疫情条件下市场需求下滑、产业链循环不畅,抑制经济产出增长。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需求持续恢复,对供给的约束降低,经济增速自然会向潜在水平回归。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恢复的态势比较明显,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高于疫情期间平均水平。

二是从生产供给看,服务业恢复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近年来,服务业受疫情冲击最大,其增长明显放缓,是拉低经济增速的重要原因。今年疫情防控转段后,服务业恢复回升也最快,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增强。上半年,服务业增长带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1%。从服务业内部看,尽管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减弱,但旅游、餐饮、交通等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较快恢复,信息传输等现代服务业成长势头好,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房地产下行的影响。下阶段,服务业恢复向好态势不会改变,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

三是从市场需求看,消费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压舱石”。今年以来,受外需收缩、房地产下行等影响,出口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有所减弱,但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消费持续复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升,有效弥补了出口和投资拉动降低的影响。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扩大3.4个百分点,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合计回落0.5个百分点。尤其是服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是消费回升的主要支撑。下阶段,随着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意愿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望提高,国内消费“压舱石”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四是从国际经验看,中国经济仍处于增长潜力持续释放阶段。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既要“纵看”也要“横看”,观察其他国家尤其是追赶型经济体经济发展历程,也是研判经济发展的有益参考。从“亚洲四小龙”等追赶型经济体以及高收入国家发展历程看,人均GDP介于1.2万美元—2万美元(2015年不变价)之间时,经济发展潜力持续释放,总体保持较快增长。目前中国人均GDP为1.2万美元(2015年不变价),正处于增长潜力持续释放的阶段,只要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有效应对风险挑战,中国经济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继续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13年—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2020年—2022年年均贡献率达40%左右,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大动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数据中读懂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逻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8
新华每日电讯:一季度关键数据出炉,中国经济形势怎么看?
新华每日电讯 2024-04-17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去年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美国增速
国家统计局网站 2024-02-29
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信号鲜明
新华社 2023-10-28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势没有变
经济日报 2023-09-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