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市将公开24398件档案 涉及地铁建设、大葆台汉墓等珍贵史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6 17:30

新中国地铁建设初期的历史沿革,1956年北京市下水道的基本情况,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筹建过程……6月6日上午,北青报记者从北京市档案馆了解到,6月9日是第16个国际档案日,北京市档案馆将开放9个全宗共24398件档案,内容涉及本市多个领域的珍贵历史信息。

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即将公布的档案有以下亮点:

在北京市上下水道工程局1954年至1966年的249件档案中,题为“北京市下水道基本情况”的档案,记载了1956年北京市下水道的基本情况,内有北京市下水道长度统计表、下水道系统流域面积统计表、压在房屋下的旧下水道明细表、新建主要下水道设计标准及历年积水情况等统计资料。这件档案对全面了解上世纪50年代北京市下水道建设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京煤集团1949年至1975年的1296件档案中,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京西矿务局关于1965年技术大练兵工作情况给煤炭工业部的报告”的档案,记载了1965年,京西矿务局在系统内开展技术大练兵的情况,包括木城涧、城子等矿。通过开展大练兵,为矿区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北京市地铁总公司1965年至1995年的5442件档案中,有不少都与建设新中国第一条地铁的设想、决策、实施及地铁建设初期的历史沿革等内容有关。

涉及北京市文物局1955年至1987年的档案2326件,内容包括文物修缮规划、考古发掘工作文件等。其中“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关于筹建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请示报告”,记载了1979年筹建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有关情况,对了解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的筹建过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除了公开一批珍贵档案,北京市档案馆还不断深化民生档案跨馆利用。北京市档案馆与16家区级档案馆在已有婚姻登记、知青上山下乡、知青返城、知青子女入户、招工、调动等门类基础上,今年新增了“复转军人、独生子女”两类民生档案,可实现跨馆查阅、异地出证。

据了解,为加深公众对档案工作的了解,6月9日至10日,北京市档案馆还将开展现场档案修裱体验和老照片修复活动。此外,北京市档案馆还发布了“改革开放四十五周年北京地区档案资料征集公告”,将广泛征集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地区社会发展变迁的文字、影像、照片、书籍、报刊等各种档案资料。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编辑/李晓萌

相关阅读
北京市档案馆将开放约2.9万件档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3
中央档案馆向社会开放12.9万余件馆藏档案资料
新华社 2023-07-06
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将于1月17日恢复开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0
北京市档案馆11月23日起临时闭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22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将原址改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