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历史|一流历史学者对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再评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1 20:00

一流历史学者对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再评价,探讨了其在德国现代史中的地位,以及纳粹主义兴起、传播的历史根源。

重视历史事件的亲历者的视角和感受,利用革命时期大量身份各异的人物的回忆录、日记、书信,重建历史现场,从而改变“事后诸葛亮”的历史观。

13幅历史图片,拉近读者与历史事件的距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对1918年11月德国革命进行论述的历史类图书,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被收入“现代世界的诞生”丛书。

1918年发生在德国的十一月革命基本已经被人们忘却了,即使有人记起,大家也都普遍认为它是一场失败的革命(德国社会民主党在革命面前的后退、慕尼黑苏维埃的失败、德国极左翼领袖的被杀害)。但罗伯特·格瓦特认为以这种方式看待德国十一月革命其实是一种误读,是片面的。他聚焦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个月与1923年希特勒发动慕尼黑政变之间的一系列戏剧性事件,试图阐释十一月革命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德国,进而更加客观公允地看待十一月革命取得的民主成果。

作者反对仅仅用当下的立场和观点去评判十一月革命这一历史事件,而是重视革命亲历者们的感受及其对革命期间诸多事件的态度,因此在写作中引用了大量出自时人的信件、回忆录等,例如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梅尼克、慕尼黑革命者费利克斯·费钦巴赫、保守派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法军参谋长马克西姆·魏刚、败退的德军士兵德布林、厌恶革命的作家萨洛蒙……这些一手史料的加入,令书稿文字更为生动鲜活,一改政治史给人的枯燥单调的刻板印象;同时,不同身份、对待革命持不同立场的亲历者的表述,也有助于作者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评价这场革命对德国民主进程乃至欧洲历史的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罗伯特·格瓦特(Robert Gerwarth),都柏林大学现代史教授、战争研究中心主任。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大约30种文字出版,并在《过去与现在》(Past & Present)、《现代史杂志》(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历史与社会》(Geschichte & Gesellschaft)等国际一流历史学期刊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译者简介:

朱任东,1980年出生,江苏苏州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译作有《从马汉到珍珠港:日本海军与美国》《大屠杀:一部新的历史》《战败者: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的革命与暴力(1917—1932)》《东线坦克战(1941—1945)》《英格兰史六部曲·君临天下》等。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知名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力作《地理即命运》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7
书讯|一部知名历史学者的访谈作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7
以“数”证史,这位历史学者以新视角揭示南京大屠杀真相
新华社 2023-12-12
金属探测器立功 荷兰历史学者发现中世纪宝藏
央视新闻 2023-03-13
赏读|十月再见,十一月你好!
南师国学堂 2022-11-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