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在浙江乌镇开幕。今年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在往年基础上,本次乌镇峰会将推出一系列全新特色活动:举办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理论研讨会,总结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邀请前沿科技企业负责人,围绕人工智能前沿发展态势和技术创新热点开展“六小龙乌镇对话”;还将发布多份研究报告,为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贡献智慧力量。
11月6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在乌镇揭晓,17个具有国际代表性的项目获奖,包括清华大学的“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器件及架构基础理论”、北斗三号卫星导航信号关键技术及应用等。因在开源领域的领先地位,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也获奖,2023年,通义千问即已开源,截至目前,共开源300多个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超越美国Llama大模型系列,位居全球第一。
今年,戴着“AI眼镜”逛乌镇,成为了最时尚新潮的科技体验。北青报记者戴上AI眼镜,只需给出语音指令,就能体验大会智能体“桐小乌”,享受沉浸式导览服务。它可以带记者去到任何地点,在眼镜里就能直接看到导航路线提示,并且沿途给出景点介绍、餐饮推荐、智能识别等多种服务。现场可以体验Rokid、夸克等多个品牌的眼镜,其中戴上小米眼镜,还可以体验“看一下支付”,不需要拿出手机,可直接通过智能眼镜完成支付。在记者实际体验的过程中,发现AI眼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外形美观,且续航可满足日常使用。不少年轻人体验后大呼“种草”。这些便捷的交互方式,也成为激发AI时代产业发展的"新基建",让智能生活触手可及。
11月6日,以“AI共生、智启未来”为主题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开幕。北京青年报记者现场探营,看到今年各个展台都围绕“AI”推出了智能服务,包含日常生活的多个场景,吸引现场观众的参与体验。
在展台体验区,基于蚂蚁医疗大模型开发的AI健康管家AQ引来众多参观者驻足。“只需说句话,就能获得专业的健康建议,还能直接挂号问诊,太方便了。”一位刚体验完AI问诊的观众表示。这款应用不仅支持语音问诊、报告解读等上百项健康服务,还能够直连全国5000多家医院的医疗资源。AI技术正不断拓展数智服务边界,北京公司恒生活带来的“劲来电”智能充电桩矩阵人气高涨,五台机身造型各异的充电桩有序陈列,适配市面上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与车型,展示了针对“两轮电动自行车”和“四轮电动汽车”充电市场构建的差异化解决方案。

在腾讯展台,观众可以直接和元宝视频对话。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摄像头展示给元宝看,让元宝来对画面内容进行解读。此外,用户还可以在微信里添加“元宝”为好友,可以把看到的公众号、视频号内容一键转发给元宝好友,让它帮助总结分析,甚至在评论区下方直接@它,让元宝根据内容答疑分析。现场的各种AI体验为参会者和观众带来了兼具未来感、文化味与人文关怀的智慧体验,让前沿技术可感、可触、可受益。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持续至11月9日,除举办开幕式、主论坛外,本次乌镇峰会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经济、数据治理、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青年与数字未来等议题举办24场分论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胡克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