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由《钟山》杂志社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王啸峰《芥末辣椒酱》新书研讨会在连云港举办,学界、评论界众多知名人士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作品的文学价值与时代意义。王啸峰现场讲述了创作初衷与灵感来源,与参会嘉宾展开真诚对话。
《芥末辣椒酱》共收录十部首次结集的短篇小说、三部中篇小说,由作家出版社今年6月出版,以独特的叙事风格和鲜明的文字张力引发文学界关注。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表示,作者能够敏锐捕捉社会变化,既关注生活本身,还能保持适度的先锋性,并有新的符合当代语境的探索,难能可贵。王啸峰关注对时代洪流中个体生存镜像的描摹与人生挖掘,作品叙事简洁凝练,短篇艺术探索多维,尤其是写实与虚构、真实与荒诞、象征与隐喻等融合,赋予小说更大的意义空间。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钟山》主编贾梦玮认为王啸峰坚守中短篇小说创作,并努力构造有个人特色的小说时空,捕捉了当下生活的多元面向,展现了当代作家的责任与担当。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光芒认为,王啸峰作为叙述者就隐藏在文字里,小说中书写的城市日常就是现实的生活本身,作者创作的就是大众的文艺。《芥末辣椒酱》营造了城市人“物”与“心”的双重困局,实现了生活荒诞与真实的统一;在叙事上实现了完整性与碎片化的统一;在主题上挖掘了绝境的意义与生命的张力。
江苏作协创研室副主任韩松刚从小说的“味道”讲起,认为《芥末辣椒酱》是一部有味道的作品,芥末、辣椒作为食物各有其辣,作为文字则是指人瞬间性的感受和持续的情感状态。二是有形的小说,从形式上说,小说具有独特的先锋性;从内容上说,小说内部的有形空间的呈现,让《芥末辣椒酱》可谓“城市人生活疼痛的备忘录”。
作为兼具文学性与可读性的新作,《芥末辣椒酱》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世相、传递真情,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获得与会嘉宾一致认可。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为作品的传播与解读搭建了重要平台,也为当代文学创作与评论的互动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嘉
编辑/李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