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养老产业升级
经济日报 2025-01-27 09:45

2025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印发,从健全养老服务网络、协调多层级养老服务形态、优化各主体协同机制、强化养老服务要素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基础制度安排。当前,“银发族”规模不断扩大,应对庞大的老年群体及相应的养老需求,促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居”,是切实提升老年群体福祉的关键。

党中央高度重视相关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明确了发展银发经济、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关注弱势老年群体等多条路径和举措。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依托新技术赋能养老服务体系、创新驱动养老产业升级是提高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的新着力点。《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中即增加了“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新门类。工信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在2021年出台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就如何在养老领域强化科技支撑作了详细规划。近年来,各类养老健康协同创新中心、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等不断涌现,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疗服务数据采集规范》为代表的规范体系不断完善,我国银发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养老产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技术融合水平显著增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得到极大满足。

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依旧存在一些限制养老产业进一步转型及新产品在老年群体中普及和使用的问题。其一,多数新型养老服务产品较高的使用成本和门槛限制了其普及程度,尤其是对于独居、经济条件有限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弱势老年群体,该类产品的可达性低、使用难度高。其二,现有养老产业提供的服务产品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关注度较低,老龄产品多样性有待提升。其三,健康平台、数据中心等服务的接入带来了信息泄露风险,衍生出的安全隐患增加,且相关制度约束和监管体系尚不健全。

补上这些短板,科技始终是最重要的抓手。利用创新进一步驱动养老产业升级,是促进产业健康运作、推动银发经济稳健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应针对各类新业态、新产品和新模式建立完备的标准规范体系和监督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于企业、科研机构、养老机构等供给侧主体,应在产业生态建设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和资金投入规模,依托企业和高校院所,加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养老服务产品领域的集成创新和转移转化,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打造产学研融合的创新型养老产业链条。还应利用新技术赋能养老金融,加速养老机构和组织的数智化转型,一方面提升其融资效率和风险预测能力,另一方面借助智能化平台为具备不同需求的老年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以老年人的真实需求和习惯为导向的产品适老化更为关键。以穿戴式设备为代表的智能养老产品的设计,应当以高精度和易操作为主要设计目标,以更低的使用门槛提高老年人对该类产品的心理接受度,实现子女或医疗机构对老人健康的实时监测以及突发情况的快速响应。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服务平台也应当进行适老化调整,简化系统操作流程,并与医疗机构进行联动和数据整合,依托机构更新老年用户健康档案,对老年群体健康状况进行远程有效监督。在此过程中,社区和相关机构应当发挥其主体作用,对该类养老产品和服务进行推广和教学,实现居家—社区—机构多养老模式的合作和互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需求也应得到更多关注。当前已有少数“陪伴型机器人”产品涌现,但消费者反映其普遍存在精度较低、功能单一等问题。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当加大研发力度,为居家养老群体提供更加可靠、成熟的陪伴类养老产品。

文/周晓光(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