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2024年1-10月北京经济运行情况。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15.2%,这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今年前10个月,北京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1倍。
数据显示,从主要工业产品看,1-10月,全市生产汽车93.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其中,轿车47.9万辆,增长13.6%;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37.2万辆,增长3.6%;新能源汽车21.7万辆,增长2.1倍。
汽车产业已是北京制造业第一大产业。去年9月下旬,北京市经信局发布《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实施方案明确,北京将着力打造“2+N”新能源汽车产业区域格局,突出经开区、顺义区整车制造“双基地”引领,强化房山、昌平和怀柔等特色制造和零部件“多园区”环绕支撑。按照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京产量将超30万辆,自主品牌形成新支撑,进一步提升竞争能力。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成为北京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之一,广受市场青睐的多款新车相继投产放量。在顺义区,理想汽车顺义工厂已竣工投产,首款纯电动MPV量产上市,理想汽车还成为首家销量突破100万辆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北京奔驰顺义工厂成功引入GLE新车型,北京现代加快出口转型,北汽越野车也上市了首款增程车型。在北京经开区亦庄新城马驹桥镇智造基地,小米SU7已交付超过10万辆,提前完成全年目标,还将冲刺全年交付13万辆的新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正在大力完善中。在不久前召开的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规划总体方案》正式亮相。这座规划面积达8000亩的生态港在三地各布局了一个产业园区,其中北京园区选址顺义区李遂镇,与顺义区北汽越野车、北京奔驰顺义工厂、理想汽车、北京现代等主要整车生产基地形成一小时产业圈。据介绍,北京园区规划面积约2500亩,将分三期建设,以汽车电子、汽车智能和汽车品质升级为主导方向。
根据北京市经信局近日披露的消息,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已迎来首批拟入园企业。三地还发布共建倡议,将提升整车产业链发展能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