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北交所将迎来开市三周年,从投资者多数习惯“沪深交易所”到如今重视“沪深北交易所”,北交所从无到有,取得阶段性成效。如何看待北交所开市以来的三年进程?这是资本市场各方的一次全面关注。
市场功能逐步完善是北交所开市三年来最鲜明的一个焦点,四组数据可供说明:
上市公司方面,截至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已有257家,总市值超6700亿元,超八成为中小企业,近九成为民营企业。
投资者方面,北交所投资者群体不断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合格投资者超760万户,公募基金、私募创投基金等参与度持续提高。
交易方面,市场交投逐步活跃,今年北交所日均成交额超95亿元,日均换手率超4%,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
债券业务方面,服务国债发行8.22万亿元,其中特别国债4000亿元,投向“两重”和“两新”等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和战略方向;服务地方政府债券发行7214.16亿元,支持区域实体经济发展。信用债方面,累计发行8只,规模合计90亿元。北交所不断丰富债权融资品种,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已形成包括公司债、企业债、科创债和绿色债等10个信用债专项品种。
整体来看,三年来,北交所锚定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目标,扎实推进市场高质量建设,在各方协同配合下,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主阵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基本构建了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
可以看到,目前北交所基本构建了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从横向看,北交所建立的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发行上市、持续监管和交易等制度体系,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支持。从纵向看,北交所坚持与新三板协同发展,通过绿色通道和公示审核机制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型对接,通过转板机制与沪深市场互联互通,匹配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需要,完善了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在此基础上,北交所也充分发挥交易所定位,资本市场功能,积极服务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数据显示,北交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八成以上投向绿色低碳、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超九成,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占比近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10家公司获得国家级“单项冠军”认证,16家公司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
开市三年以来,北交所也初步探索了资本市场普惠金融发展路径。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县域企业37家、民族地区企业11家,在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市三年来,北交所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市盈率中位数17倍,形成较为稳定的估值中枢,累计发行融资超540亿元,平均每家2亿元,规模不大但惠及面广,总体符合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和资金需求,也进一步促进了各类资金贯彻普惠金融理念,畅通了私募创投“募投管退”的良性循环,让有限的社会资源惠及更多的中小企业。
北交所持续平衡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回报投资者关系,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等举措回报投资者,今年以来已近九成公司实施分红,合计金额63.05亿元。落实“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要求,积极研判、妥善应对市场运行等重点领域风险,对违规减持等影响市场信心和交易公平性的行为果断出手、形成威慑,强化技术系统安全隐患排查,切实保障安全稳定运行。
五大发展主线推动高质量建设
开市三周年,市场将更多目光投向了未来的发展。这集中在三个观察视点:北交所交易特性如何显现、企业质地如何保证以及政策力度如何持续。在过去的三年中,北交所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涉及制度建设、市场建设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等三方面。记者统计,共实施了十四项重要改革。
在制度建设方面,北交所推出了多样化的上市标准,优化了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审核业务指引,明确了“挂牌满十二个月”的执行标准,并简化了挂牌公司申报上市的辅导备案要求。这些措施旨在提升审核效率、加强财务监管、支持创新型企业,并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融资机会。
在市场建设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方面,北交所取消了发行底价要求,调整了做市商门槛,优化了做市交易制度安排,扩大了融资融券标的范围,并启用了920号段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同时,北交所与新三板协同发展,修订了《转板指引》,构建了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支持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以及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这些改革有助于增强北交所的市场功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为中小企业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服务。
记者了解到,北交所正全力推动高质量建设北交所向更高水平迈进,五个路径值得关注:
一是以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提高对新质生产力的适应性,立足市场定位,有针对性地完善上市标准、优化审核机制、丰富产品工具,增强北交所制度包容性,建立精准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领域企业上市发展的适应性安排。
二是推动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投资端,优化投资者结构,培育耐心资本,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融资端,深入开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丰富并购重组和支付工具,完善“小额、快速、灵活”的再融资机制,优化股权激励制度,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
三是进一步丰富北交所产品和功能体系。稳步推进政府债券交易功能落地,持续优化债券交易机制。优化新股发行定价管理机制,推动公开发行可转债、ETF业务落地,研究推出北交所专精特新指数。
四是更好发挥新三板培育规范功能。研究优化分层制度,进一步推进三四板对接,研究更好发挥新三板作为资本市场规范培育新质生产力企业、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平台功能,为沪深北三所输送更多的优质企业。
五是进一步完善共建共享的市场生态。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强与工信、科技、司法等各方面的协同,汇聚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工作合力。引导上市公司加大投资者回报,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发挥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等机制作用,引导各方合力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对于市场所关心的,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专家余伟认为,在未来,拟在北交所上市的优质企业应该至少具有以下几项特征: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核心竞争力、具有稳健的经营业绩、具有稳定的客户结构和毛利率、具有较好的财务结构、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性、具有合理的募投项目、合法合规等。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