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更多敢闯会创的有为青年人才
光明日报 2024-10-17 12:00

“扎根中国大地,创新筑梦青春”“顶天立地,创新向未来”“我敢闯,我会创”……10月12日至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总决赛现场比赛及同期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这场融通中外“百国千校千万人”的国际创新盛会,为培养更多大学生创新人才提供了宝贵平台,彰显了我国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与力量。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人才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创新型人才培育进入快车道。据相关数据统计,1991年以来,我国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总量增长了10倍,2012年突破300万人年,2023年达724万人年,连续11年稳居世界第一。其中,高校作为“高精尖缺”人才的供给高地,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在解决重大关键问题、推动基础研究成果落地转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加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加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对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当前,人才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流动更加频繁,新一轮人才争夺战已然打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更要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高校也要以更加开放的方案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启迪创新思想、传播创新理念、激励创新精神,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的青年创新人才。此次大赛汇集了全球知名高校、企业和创业者,共有来自国外149个国家和地区的1993所学校、12063个项目、39380人报名参赛;决赛阶段,高教主赛道共有新工科类项目82.1万个、新医科类项目19.2万个、新农科类项目30.1万个、新文科类项目62.0万个、“人工智能+”类项目32.6万个,不仅彰显了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卓越成果,更展现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坚持“以开放聚创新”的努力和决心。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当前,很多高校坚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新路径,不断健全完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和选拔培养的体制机制,注重个性化培育、差异化教学,建立科学精准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持续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于2021年创办以“通识、通智、通用”为人才培养框架核心的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旨在打通校际壁垒、学科边界、师生隔阂,为通用人工智能的拔尖人才培养提供独具特色的路径;武汉理工大学围绕汽车产业重大需求开展科技攻关、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专设“东风班”进行人才定制培养;厦门大学与厦门第一中学签约携手展开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探索特色顶尖人才衔接培养机制,加强中小学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衔接联动。类似实践都为建立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科技、科技引领教育的良性循环机制提供了有益借鉴。

未来,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培养更多创新人才。坚持聚焦新质生产力建设新要求,深化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深入推进“新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新要求、交叉融合再出新”,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在组织模式、培养机制、内容方法、理论实践持续创新,加强大中小学贯通培养、本研贯通培养,带动人才培养深层次变革;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整合学科优势资源,全面推进特色学院建设,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量子科学、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领域和人才需要,有针对性、有组织地开展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通过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深入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构建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供需匹配和协同发展机制,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文/王禹欣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提升数字贸易人才培养质量
光明日报 2024-11-07
培养更多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人才
光明日报 2024-11-04
数字文化产品破圈,呼唤人才培养破题
光明日报 2024-10-10
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
光明日报 2024-09-01
培养成就更多科学大师
经济日报 2024-06-16
发现和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光明日报 2024-04-14
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光明日报 2024-03-29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科技日报 2024-03-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