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信息化蓝皮书:去年诉前调解纠纷1747万件,调解成功1204万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6 19:44

2024年5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8(2024)》(以下简称“《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总结了2023年人民法院信息化取得的进步,并对全国范围法院信息化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客观评估。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人民法院把非诉机制挺在前面、依靠信息化助推调解更新升级。

据悉,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上线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此后每年进行升级。到2023年底,人民法院平台纵向贯通四级法院内外网系统,横向与全国工商联、人民银行、证监会、司法部等调解平台互联互通,为当事人提供全流程在线调解服务。

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平台调解、律师调解等线下线上相结合,为当事人提供全时空、跨地域、全流程、菜单式、集约化的在线解纷服务。

截至2023年底,已有10万余个调解组织、41万名调解员入驻,近万家人民法庭和12.76万家基层治理单位入驻法院调解平台,实现“一次对接、全国覆盖”,做到“一平台调解、全流程在线、菜单式服务、一体化解纷”。

2023年,诉前调解纠纷1747万件,调解成功1204万件,40.3%诉至法院的民事行政纠纷通过调解方式解决在诉前。

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鼓励支持下,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建设诉源治理系统,具备风险预警、矛盾排查、纠纷化解、视频调解、在线联系法官、司法确认等功能,调解全程留痕,可查询、可追溯、可监管。

非诉讼纠纷化解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与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直接对接,统一接收人民法院委派委托调解的案件,组织、协调、督促辖区内人民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各地法院推进司法服务进镇街、进社区、进网格,形成“线上+线下”的多元立体化调解模式。

各地法院利用平台向基层延伸,通过乡镇街道、村居、园区层面的诉讼服务站点,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等,将在线调解平台与人民调解、专业调解对接。在便利企业群众起诉的同时,把非诉机制挺在前面;对于调解不成功的案件,可直接通过平台、站点向法院申请立案,诉调无缝对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马晓晴
校对/武军

相关阅读
今年一季度广州法院诉前调解成功化解5.1万起纠纷
南方都市报 2024-05-09
足不出户办理人民调解!北京上线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服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2-21
人社部探索构建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模式
法治日报 2024-01-30
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创新完善诉调对接机制
法治日报 2023-10-21
充分发挥调解基础性作用 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
法治日报 2023-10-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