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ews|七旬修鞋老人每顿饭只吃1元 匿名资助困难学生10余年 称为报“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3 21:50

山西一73岁修鞋匠,因多年前儿子重病受到社会热心人士捐款帮助,他十多年里一直默默还着“人情债”,不仅将自己大部分收入全部匿名资助困难学生,还用自身行动呼吁社区街坊乃至全国的热心人士捐衣物,即使他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每顿饭均价只花1块多,竭尽所能做着公益事业,仍说着“当年的恩情,我可能一辈子也还不清。”

儿子罹患白血病后受到社会热心人士捐助 他靠修鞋还“人情债”

西安市碑林区人和巷的简易房里有一间小铺子,大概30多平方米的大小,里面昏暗、杂乱,一位老人戴着老花镜,坐在门口,借着阳光一针一针仔细缝着一只运动鞋的后跟,他身旁的墙上,一双双用塑料袋封好的鞋摆了满墙,这些都是客户送来洗、修的鞋。

老人叫孙靖,今年73周岁,十多年来一直靠修鞋、洗鞋维持生计。他讲话很大声,乍一听会给人一种“脾气不好”的感觉,但实际上,他是因为耳背,担心对方听不清他在说什么。

周围的街坊和社区工作者都叫他孙师傅,这声“师傅”不仅是客道,更多的是对他的尊敬。因为他十余年里,工作收入几乎全部捐给了慈善组织和贫困山区的学生们,化名“立青”默默给贫困地区学生捐款、捐衣物、捐鞋。

“如果我孩子没有生病的话,可能也会考上大学。”孙师傅原本是山东人,曾经有个儿子。在孩子上到初中时,不幸罹患白血病,孙师傅为孩子四处求医,也掏空了家底。虽然当时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帮助,但可惜,热心和支持并没能从病魔手中拽回孩子,2005年,孙师傅的孩子离开人世,几年后孙师傅的爱人也走了。

孙师傅说,他记得当初儿子治病时,他陆续接到的捐款有百余万元。

随后,他辗转到多地打工,将挣来的钱捐给社会慈善组织。孙靖说,“我不是在捐赠,而是在还‘债’。”

不添置新衣、每顿饭也只花1块多 “捐款就是我赚钱最大的用处”

“当初我儿子病了,上百万的救命钱都是人家给的,我不可能记住每一个好心人的名字,有些我知道(身份)的人,给他们钱也都不要。我只能用这种方式回报他们。”孙师傅说。

在孙师傅这里修鞋,一般最低10块钱左右,非会员洗鞋30元一双,会员洗鞋15块钱一双,“想要成为这里的会员,只要100元就行,其实有时候充50(元)也行,都是街坊。”孙师傅指着厚厚一摞摞卡册介绍,因为自己价格实惠,攒下了不少客源,目前他已经有1000多名会员了,大部分都是街坊和爱心人士。

这些钱,大部分都被孙师傅捐给了贫困学生。说到捐款数额,孙师傅表示“真没记住”,在他修鞋铺的柜子最下面有一个小格子,里面放满了不同的爱心证书和捐款凭证,摞起来足有词典厚度,数额大部分都是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

孙师傅告诉北青报记者,他每个月收入大概有2、3千元左右,而自己不会置办新衣,每次做饭,都能吃两、三天左右,一顿饭下来均价也就1块多,“我一个月房租,在街道的帮助下,只需要付500多块钱,我用不了什么钱,捐款就是我赚钱最大的用处。”

他这笔“债”,一“还”就是十多年。直到2019年,他在匿名向西安慈善会捐款一万元时,被对方获悉了“修鞋匠”的身份,并一步步打听到了他的真实身份。

据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介绍,孙师傅的鞋铺有“四不收”,五、六岁的孩子来修鞋的,不收钱;八旬老人来修鞋的,不收钱;残障人士来修鞋的,不收钱;环卫工人来修鞋的,不收钱。

尽管他一直在给其他人减免费用,但实际上他所住的修鞋铺条件也十分艰苦。为了攒钱捐款,屋里里没有空调,也没有供暖,到了冬天,水管都是结冰的,他要靠屋里摆放的水桶接水。晚上要靠3床被子才能睡着。到了夏天,闷热的简易房里甚至没有户外凉快。

全国各地热心人士都会给他邮来旧衣物 “当年的恩情我可能一辈子也还不清”

孙师傅每天早上9点开门,晚上9点以后闭店,白天修鞋,晚上洗鞋,他吃住都在鞋铺里,全年365天,他也只有大年初一那天休息。

因为手艺好、价格实惠,来找他修鞋的人不少。这些年,孙师傅也通过各种渠道,招收了10多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学徒,不仅免费给孩子们传授技艺,有些特别贫困的孩子,他还会赞助路费,管吃管住。

另外,除了捐款,孙师傅还发起了社区捐衣、捐鞋的活动。他最喜欢的就是热心人士送来的纸箱子和蛇皮袋子。里面都是热心人士将不穿的旧衣物洗干净后送来的,再由孙师傅一起捐到贫困山区学生们的手里。

孙师傅说,每个礼拜,他都能收到三、五包捐献来的衣物,有些是街坊捐的,有些甚至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陌生人快递来的。遇到这样的热心人士,他必定会挨个打电话致谢。

除了别人捐来的衣服,孙师傅还会要来别人不穿的鞋,缝缝补补后也送去熟络的慈善基金,再捐去山区学校。大致算下来,目前已经给孩子们送去了几千双了。

陈先生在炮房街开了20多年的麻将馆,位置就在孙师傅的修鞋铺旁,两人认识了近10年。“我的店面离他也就15米左右,这个老头儿人好得很,人缘也好,就是生活的让人心疼。”陈先生说,孙师傅因为手艺好,在周围不缺客源,其实挣的钱完全足够他生活,但孙师傅几乎不留钱,每天只是买些商贩卖剩下的萝卜、菜叶炖一炖。“说难听点,就是猪汤狗食。”陈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他和周围邻居看不下去,就时常多做些饭菜给老人送去。

“您别看全国各地的好心人给他邮寄衣服,这个老头儿,我认识他快10年了,可衣服也还是那几件。”陈先生说,孙师傅这个人也十分执拗,别人捐来的衣服一定要全部捐给贫困的地区,自己也不肯留两件,别人劝了也不听。

孙师傅说,多年来他不记得捐过多少钱,手里有点就捐点,“当年的恩情,我可能一辈子也还不清,只要眼睛还能看清,我就一直这么干下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王朝
校对/熊伟

相关阅读
赏读|张元济的金钱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9
赏读|张元济的金钱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9
各方爱心救援物资源源不断运往震区 有出口企业推迟发货向灾区捐3万余条毛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2
Qnews|镇江一辅警20余年资助困难群体上热搜 相关部门准备设立基金帮助更多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4
北京积极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让小修小补逐渐回归百姓生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5
七旬修鞋匠 十四年资助百余名贫困生
央视网 2023-01-12
杭州一大学保安默默资助困难学生17年累计花费10万 同事:他工资不高 攒钱都给了学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19
民警匿名资助困难儿童11年 被一封感谢信“曝光”
中国新闻网 2022-10-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