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破解“困在高三”需要家校双向发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1 16:30

只会读书不知如何交朋友,宿舍生活面对纠纷束手无策,恐惧研讨型课程、开放性作业……如今的大学校园里,一些年轻人依然在读“高四”。高中时他们因被屏蔽于学习真空中,而鲜少有社会化成长的机会;当高考过后,身处大学这片本该尽情放飞的天空之际,却迟迟不敢离巢展翅。(3月11日《上观新闻》)

“困在高三”现象,指的是进入大学阶段的大学生,无论是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还是学习方法,依然停留在“高三阶段”。在生活上,习惯了被家长全方位照顾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去面对独立的生活,既不会做饭洗衣,也不会整理内务,并因为个人卫生而影响了整个宿舍的整洁,给其他同学带来困扰。结束高三“文山题海”的单一学习方式后,进入了自主化和开放式的学习模式,结果却不知何从开始,思路变得混沌不清,找不到学习的方法和方向。

从高中进入大学,相当于快速进行了频道切换,对个体的综合素质、独立能力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高中以前以应试教育为主,“分数至上”的指挥棒下,学生的主要职责就是靠拼命刷题以获取高分。大学教学和管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进入新的环境中的大一新生,脱离了父母的约束和管教,主动学习能力减弱,再加上学校老师或者辅导员的管理方式也不再像中学时那样细致而周到,不少大学新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社交、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感到迷茫,部分学生甚至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来自高校的调查显示,每年新生入学后,不少大学新生备受由于新环境导致的心理问题的困扰,出现失落、空虚、焦虑、失眠等症状、心理学专家将此种现象称之为“大一综合症。”

这其间有学习环境改变后的自然反应,也有对中学生的社会化素养培育缺欠的必然结果。2022年,江西农大发布公告称,3名新生因不适应大学生活且为了完成奋斗目标,想要回去复读,主动申请退学。一些大一新生选择退学,主要是不适应学校的管理模式以及南北地区的文化差异。不难看出,“开学即退学”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也并非单纯的偶然或个案,如果不能解决“困在高三“的难题,让大一新生尽快摆脱“大一综合症”的困境,那么此类现象就会变得更加严重。

客观讲,“困在高三”现象已超过教育范畴而上升为社会问题,需要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正确面对,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积极化解。综合分析看,实现两个环节的有效衔接与顺利过渡,需要家校双向发力,促进青少年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在情绪管理、自我经营、社会生活中更加积极,才能形成正向循环。因而要改变时下包办式和喂养式的教育方式,提升青少年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去得到锻炼和收获才干,获得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能力,比如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独立的判断与选择,有着明确的目标与自主的学习方法。

而要获得这种能力,为青少年成长提供长久强大的内驱力,一定要让他们有明确的方法,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与能力,最终有面对各种新挑战的技能。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职能,也是家长应当履行的责任,并将其融入日常一以贯之,比如最基本的骑车、乘车上学,对自己生活的照料等。在包办体系下,高三学生从选择专业、填报学校等都基本由家长代劳,学生自我的兴趣无以得到发挥,自主性未能得到尊重,没有充足的心理与行动上的准备,进入高校后就会陷入孤立无助与茫然无措之中,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就无法延续之前的积极状态。

大学其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开始,也是对青少年成长考验相对复杂的阶段,为此需要打好提前量,从小学开始就做好“放手”准备,让孩子真正成为“自我”,学业发展和个体成长才具有可持续性,“困在高三”的困局才会得到破解。

文/堂吉伟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