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5日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词汇,很快便成为中国经济热词。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央政治局今年首次集体学习时亦聚焦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这一关键词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被热议,凸显了全国上下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感。
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在创新。它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新产业为主导,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更强调内在的发展质量,在激发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走出一条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新增长路径。面对全球创新浪潮,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能够助力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开拓制胜新赛道。
在今年的地方两会期间,多个省份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2024年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各地的产业导向。北京拥有相当数量的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在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4年北京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7项具体任务,包括“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推进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加强原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内容。除北京之外,多地以创新驱动助推产业集聚,一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正加快孕育。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仅需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也需要让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合理的空间载体上实现集群发展。这一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只有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关系,在破与立中找准平衡点,在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中寻求突破口,才能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时、度、效,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新的过剩产能。
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用好用足不同地区各自的发展比较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实现不同功能、不同空间的优势互补。具体而言,东部沿海地区可更注重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可依托其特有工业基础,促进高新技术同传统制造业的结合,提升优势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中西部地区可结合本区域特色吸收和应用先进技术,围绕重点领域进行创新。
只有通过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才能避免各地区“闭门造车”式发展新质生产力,避免以生产要素机械性、同质化堆叠来培育产业集群,避免一哄而上、泡沫化发展。只有将地区发展融入区域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总体布局,才能在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一句口号、一个运动,既需要乘势而上,更需要善作善成。那些对传统产业“一刀切”、不顾实际情况一哄而上以求表面“政绩”的做法都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背道而驰,现在就必须打好“预防针”。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