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吃大鱼大肉真的能御寒保暖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7 10:30

气温下降、冷风来袭。在这种气候里,约上好友吃顿烤肉再暖和不过了,吃完身体会发热冒汗,寒感一扫而光。所以,不少人认为天冷就该多吃“大鱼大肉”。那么,“冬季吃肉御寒”这一说法,在营养学上是否符合人体健康的需求呢?

吃肉御寒保暖有道理吗?

多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来保暖,不无道理。

一方面,食物在消化时本身会释放出热能。

另一方面,肉类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具有很高的食物热效应(可达30%),进食消化它们的过程中,会刺激人体产生额外的热量消耗,帮助身体“产热”。若吃蔬菜等蛋白质含量低的食物,是达不到同样的产热效果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摄入过量会给身体带来健康负担。

长期吃大鱼大肉有哪些影响?

1.热量超标,易导致肥胖

长期多吃丰盛的饮食,一旦超出个人营养需求,多余的热量来不及消耗而转变成脂肪,导致超重和肥胖,一不留神肚腩就变大了。

2.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量

畜肉(猪、牛、羊)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尤其是肥肉,摄入过多将升高血清胆固醇含量,从而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冠心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特别是有慢病基础的中老年人更要注意。

另外,畜肉摄入过多还会增加2型糖尿病和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3.蛋白质过量,增加肾脏负担

肉类富含优质蛋白质,但凡事过犹不及,蛋白质中的氮元素需要肾脏排泄,长期的高蛋白摄入会增加肾脏代谢负担,损害肾脏的健康。

推荐冬季饮食御寒5大妙招

1.适量吃鱼禽肉,少吃肥肉和加工肉

肉类优先吃鱼类和禽肉,其脂肪较低,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益心血管健康。

畜肉特别是肥肉的脂肪含量高,而我国居民普遍畜肉摄入过高、鱼禽肉摄入过低,因此可以适量吃鱼禽肉来替代畜肉。像火腿、烟熏肉、腊肉这类加工肉类由于盐分过高,会增加患高血压、胃癌等风险,也需要少吃。

2.保证充足蔬菜水果

蔬果中的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因缺铁性贫血而怕冷的女性,在食用富铁食物的同时,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摄入,例如柑橘类、猕猴桃、鲜枣等。蔬果中还富含膳食纤维,有利于预防冬季便秘。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每天应吃不少于300克新鲜蔬菜和200-350克新鲜水果。

3.以豆制品代替部分肉类

大豆、豆腐、豆干的蛋白质含量高,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比例与动物蛋白相似,不含胆固醇,饱和脂肪低,代替部分肉类更健康。

4.巧用香辛料烹饪

在菜肴中放点姜片、姜黄、肉桂、辣椒等香辛料,在不增加热量摄入的基础上,增加身体散热,达到温暖的效果。

5.肉汤少喝

肉中的嘌呤和脂肪会融进汤里,不想贴膘就少喝,尤其是有高尿酸血症的人尽量避免。爱喝暖汤的伙伴,不妨试做下面这道健康食谱——

菜名:胡萝卜玉米豆腐汤

食材:胡萝卜、玉米、香菇、北豆腐、生姜、食盐

步骤:

1.玉米、胡萝卜洗净切块,生姜切片,北豆腐切小块。

2.倒水开锅,将玉米、胡萝卜、香菇、姜片入锅,煮沸。

3.烧开后放入北豆腐,大约再煮10分钟。

4.放少量食盐,焖一会儿关火,享用美味吧。

防寒无需一味靠“多吃”,还可以通过增加运动,提高肌肉量来提高基础代谢,增加身体产热,既保暖又防胖,一举两得!

文/谭倩芳(注册营养师 中国好营养科普达人)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