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没有过不去的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1 07:00
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储备工具,有全球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有完整的产业体系,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有便利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国,必将无惧任何挑战。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增强信心、保持耐心,不为“衰退论”所惑,不被“唱衰说”所扰,坚持做好自己的事,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9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8月份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交织叠加等困难挑战,各有关方面延续优化一批阶段性政策、研究出台一批针对性强的新举措、积极谋划一批储备政策,系统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切实稳增长、提信心、防风险,持续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严峻复杂,持续恢复的基础仍需稳固。

今年以来,针对中国经济恢复前景的预测五花八门,对当前经济运行状况的各种判断也让人眼花缭乱。凭单项、局部、短期的波动数据来判断全局、看空中国的杂音有之;放大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借以引发市场恐慌,推动资本和产业链从中国转移出去、唱衰中国的噪音亦有之。当中国经济增速超预期时,“数据造假”的论调如影随形;当投资、消费、出口、就业等指标出现波动时,“经济衰退”的情绪暗流涌动。摆脱“一叶障目”式的以偏概全,需要充分认识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从而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中国发展,更加坚定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信心。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从国际看,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份的最新预测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较4月份的预测上调了0.2个百分点,达到3.0%。但这仍低于去年3.5%的增速,更远低于2000—2019年3.8%的年均增速。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紧缩的外溢效应持续显现,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放缓,增大了我国外贸出口下行压力。从国内看,受收入预期和消费信心影响,居民消费较为谨慎,大宗商品销售放缓,居住类商品消费走弱。投资增速有所放缓,民间投资意愿有待增强,价格下行压力较大。一些企业受需求不足、价格下行等方面影响,经营压力有所增加。此外,在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为此,我们充分发挥宏观政策的“定盘星”作用,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从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费优惠、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等政策予以延期和优化,到实施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推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1条和28条新政、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再到包括提高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和部分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等储备政策适时出台,政策“组合拳”效果不断显现。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恢复,进出口降幅收窄,居民消费价格由降转涨,企业利润降幅收窄,全国城镇失业率小幅回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在积累、亮点在增多,社会预期有所好转。可见,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增强信心、保持耐心,不为“衰退论”所惑,不被“唱衰说”所扰,坚持做好自己的事,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如果我们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就会发现,中国经济就是在风雨中不断迎来彩虹,风雨越大,越彰显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1997年,亚洲爆发罕见金融危机。巨大危机令很多亚洲国家的经济、社会秩序陷入混乱,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面对危机,中国一方面在包括汇率体制、国有企业、税制等方面进行相对深入的改革,从而加强了微观市场主体的灵活度与抗风险能力;一方面通过财政、货币等宏观调控政策强化金融监管。在出口增长下降、国内需求不振和遭遇1998年历史罕见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中国作出人民币不贬值的重大决定,避免了危机的进一步扩大。总结中国成功应对这场危机所取得的经验,对于中国经济继续攻坚克难,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储备工具,有全球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有完整的产业体系,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有便利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国,必将无惧任何挑战。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