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再添花园式再生水厂 通州河东资源循环利用中心一期投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04 15:14

碧草如茵的地面上,一个个“钻石”镶嵌其中,太阳照在上面,自然光就透过多面体折射到地下厂区,就像电灯一样提供照明。“这是光导照明系统,充分利用太阳光源,不仅节能省电,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光线也比较柔和,增加了巡查人员视觉的舒适度。”通州区河东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工作人员景阳说。

WechatIMG69842.jpeg

走进毗邻大运河畔的河东资源循环利用中心一期项目,占地面积约2.7公顷的厂区地面是绿色景观,污水处理工艺都在全地下厂区进行。设计处理规模为6万立方米/日,目前已正式投用,与现有河东再生水厂构成10.8万立方米/日的总处理规模,可满足城市副中心东部地区的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污泥处理需求。

再生水达京B标准 百分百回用

据通州区水务局规划计划科郝少魁介绍,河东再生水厂设计处理规模为4万立方米/日,虽然经过2019年的改造提升至4.8万立方米/日,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还是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提升河东地区的污水处理能力迫在眉睫,为此建设河东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就提上了日程。

“河东资源循环利用中心位于城市副中心河东地区,其污水收集范围西起北运河,东至东部发展联络线以东,北起运潮减河,南至北运河,规划服务人口约21万人。”郝少魁说,“我们采取PPP一体化模式进行建设,目前完成的是一期工程,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新(改、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基本控制项目排放限值’的B标准。”

北京青年报记者现场看到,工人正在用水管浇灌草地,景阳表示,厂内的生态绿化以及粗细格栅杂质冲洗等生产用水全部使用再生水。

该项目在设计伊始就考虑到厂内外再生水使用量,因此在厂内预留了足够大的清水池及配水泵。厂外再生水主要用于市政府办公区用水、镜河生态补水、园林绿化用水及能源生产用冷却水,再生水回用率达到100%。

创建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

河东资源循环利用中心运行相关负责人史大林介绍,该项目采用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由柔性高效生物反应器、“清新”多维空气恒净系统、“云上”智控系统等十大技术组成,创建“厂网河一体、水地生综合、碳能质融通”的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态系统。

“我们采用‘多模式A2O+MBR’工艺,形象解释就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根据各元素的特性安排了不同的‘宿舍’。”走在地下厂区,史大林介绍着MBR生物池,分为南北两区,皆可独立运行。“生物池看不见的地方其实内藏乾坤,我们设置了不同功能区,可达到沉淀、后置反硝化、好氧、缺氧不同状态运行或其组合运行,从而达到多种A模式。”史大林说,“根据原水条件变化调控不同的工艺单元组合,能高效去除污水中的含碳、氮、磷等污染物,从而使出水稳定达标更有保障。”

为了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除臭也成为了该项目的设计重点。在厂区里,每个处理单元都有蓝色管道,就是为了收集各区域的臭气,然后输送至生物除臭反应器,通过富集的生物菌落对气体中污染物进行接触反应,最终实现达标排放。“厂区内的仪表还可以实时监测气体是否满足排放标准要求。”史大林表示。

此外,该项目还上线了智慧水务平台,一方面可通过数据监控及分析系统,优化药耗、能源、人员配置等参数,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可通过配置的“机器人”开展巡检,既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又能减少运维人员工作量,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安全性。

“项目投用后,将成为城市副中心东部最大的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对保护城市副中心的自然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发展循环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州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通讯员 张爽 刘瑶

编辑/高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