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发挥好群众举报靶向指引作用,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走深走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25 15:00

6月19日至21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全国扫黑办主任陈一新在海南调研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并召开座谈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总结地方创新经验,突出问题导向,深化研究常态化扫黑除恶的有效举措。

陈一新强调,当前,决不能把扫黑除恶“常态化”当做“一般化”,务必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并提出畅通举报通道不迟滞、坚持打早打小不松劲、持续追逃缉捕不停顿、坚持打伞破网不手软等七点意见,对于各地深入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常态化扫黑除恶永远在路上,一刻也不能放松。从全国看,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虽然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但当看到,有的地方涉黑恶犯罪还时有发生;有的地方黑恶势力隐藏蛰伏,逃避打击;有的行业领域整治还未到位,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还未完全铲除。这充分表明,与黑恶犯罪作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因此,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拿出“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决心和毅力,压紧压实责任,坚持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把“打伞破网”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补齐治理短板、堵塞制度漏洞等结合起来,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抓早抓小、一抓到底,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应人民期待。

扫黑除恶是一场人民战争,也是一项民心工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5月印发的《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意见》提出,要“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走深走实,必须用好群众路线这个“制胜法宝”,广泛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汇聚起群众广泛参与的磅礴力量,筑起常态化扫黑除恶的铜墙铁壁,让黑恶势力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无藏身之地。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下一步,该如何做到畅通举报通道不迟滞?怎样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这是需要各地积极破解的重要课题。

一是在优化法治环境上下功夫。加大普法力度,丰富普法手段,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为常态化扫黑除恶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是在硬化举报措施上做文章。坚持以推动建立健全“12337举报分平台”建设为重点,线上线下联合推进,进一步畅通举报通道,提高群众举报的便捷性,做到回应更及时,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同时,完善举报激励制度,加大举报有功人员奖励力度,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三是在强化权利保障上见真章。细化举报人保护程序,建立健全“单线联系”等制度,完善举报人人身、财产保护机制,提高预防泄密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确保举报人无后顾之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各地要坚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重要讲话为指引,扛起常态化扫黑除恶的政治责任,主动担当作为,从畅通举报通道入手,积极创新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充分发挥群众举报的靶向指引作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凝心聚力、众志成城,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不断取得新成效,助推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中国建设,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文/杨维立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