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恒生指数录得2015年7月9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盘中最低下探至18235.48点,创2012年6月6日以来新低。通联数据显示,2月18日以来,截至3月15日收盘,18个交易日内恒生指数累计下挫25.72%。
“我们目前已经准备抄底港股了,本次恒生指数跌幅仅次于08年。很多公司股价已下跌80%。此时在港股中寻找一些基本面优质的企业做价值投资,感觉长期问题不大。” 磐安投资合伙人邱晓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同样意图“抄底港股”的还有私募基金经理博实,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核心还是看企业的现金流和估值情况。对于现金流好且估值低的企业会买入。
而有“中国巴菲特”之称的段永平则在港股“跌跌不休”之际选择抄底腾讯控股(00700.HK)。
与“抄底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谨慎派”,比如格雷资产董事长张可兴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针对港股很难找到一个最佳的入场时机,他认为最理想的方案是分批的、慢慢的去定投港股。
大跌后已凸显出投资价值
3月14午间,段永平在社交平台接连更新两条动态,称“这个礼拜五有一批145的苹果的put到期,很久以前卖的。这笔钱出来可以考虑放一半在腾讯上。”
截至3月15日收盘,腾讯控股相较前一日下跌10.19%,报收298港元/股,跌破300港元大关。
3月8日时,段永平曾表示,计划腾讯每跌10%,就加一次仓。而2月28日段永平发声:“腾讯已低过我上次买的价钱了,准备明天再买点。”
同样长期看好腾讯的还有第一上海证券首席策略师叶尚志,他认为从长期来看,腾讯大跌后已凸显出投资价值。
而重阳投资则认为,由于近期市场的大幅下挫,当前股市投资价值的确定性却在罕见大幅地上升。
经重阳投资测算,目前港股的风险溢价已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最底部时水平,当时市场隐含的假设是全球经济大萧条。换言之,即便接下去面临全球大萧条的局面,港股也已经定价充分。
其次,中概股的权重股绝大部分已经回归港股。在最极端假设下,这些公司会从美国退市,回到港股。最初阶段或许还会因为部分美股投资者不再投资而被抛售,但作为整个经济体内最优质资产代表,这些公司肯定会吸引国内资金大量配置(这几周南下资金非常坚决),不用担心是否有买家的问题。再退一步说,这些公司的内生现金流能力非常强,自己将是自己股票的最终买家。可以说,这些以前被看成成长股的版块,已经成为了隐含高息股版块。
中信证券研究部则认为,因为存在港交所制度的“托底”,企业被迫退市对其基本面影响有限。
他们认为,对于尚未回港上市的美股中概股来说,近期港交所也在不断优化海外发行人上市制度,为将遭在美退市风险的中资企业“托底”。
2021年11月19日,港交所给出上市制度修订的指引,将同股同权的二次上市企业最低市值要求降低至30亿港元,且新规已于今年初生效。港交所再度放宽上市制度,将辅助更多中概股回港上市,回避美股中概退市风险。
另外,美股中概退市并不意味着要求相关公司退出海外经营,且当前20家港美两地上市企业除IPO外并无在美融资记录,此外权重公司海外收入相对较低,因此即便美股被迫退市对其基本面及融资情况影响有限
“现在抄底港股仍显操之过急”
并非所有机构都表现出乐观情绪,多家机构表示目前找不到入局港股的最佳时机、以及目前港股市场缺乏较明显的共识定价准则。
淡水泉投资表示,目前港股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在市场上缺乏较明显的共识定价准则,它们内部也有很多讨论甚至争论。优质股票的估值完全可以采用PEG、市盈率、未来3年复合增速,再考虑行业成长性、竞争格局、商业模式以及企业的市场认同度等等,按这类估值方法可以很好地给出定价,不过是左侧布局还是右侧上车,有些机会还需要更深入的分析。
持有谨慎态度的还有格雷资产董事长张可兴。
他认为港股大跌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海外资金的流出。
张可兴表示港股目前还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虽然目前南下资金有一定的占比,但是整体还是以海外资金为主,如果海外资金面临着持续加息的趋势和预期,那么可能更多的资金会流入美国本土。
“在目前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宏观形势或是港股估值,还是世界地缘政治的问题等各种因素叠加,以及最近国内疫情反复,我们很难说找到一个最佳的入场时机。我认为最理想的方案是分批的、慢慢的去定投。”张可兴说道。
张可兴认为港股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现阶段来说赚钱是非常艰难的,所以他建议目前先观望一下,等到各种因素,比如指标、地缘的局势缓和之后,投资者再考虑去选择有价位优势的优质股票。“接飞刀”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需要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则直言,现在抄底港股仍显操之过急。
“我们看到香港市场净买入已然跌至历史最低点,并已盘桓于此数月。与此同时,我们自下而上的数据汇总表明,在股票层面,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都在抛售港股。尽管净买入现阶段已经在历史低点持续数月,但这种情况往往领先恒指最终触底的时刻约3个月以上。” 洪灏说道。
他同时警告道,虽然在岸市场同病相怜,净买入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之一。然而,不要将这一指标作为抄底市场的择时指标。从历史上看,它与上证综指的部分、但并非全部的最低点不谋而合。而且,自2016年以来,这一历史纪录存在着很多瑕疵。
“香港市场的拋售潮是有纪录以来最猛烈之一。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在抛售港股。这种悲观情绪往往会在香港一些最黑暗的时刻发酵,股市已然崩盘,恢复尚待时日。现在抄底港股仍然操之过急,但长期投资者肯定已经开始看到了港股的长期价值。” 洪灏总结道。
来源/第一财经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