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量化私募创始人:繁荣与失序
第一财经 2022-02-02 18:11

从小众到万亿规模,国内量化私募只用了一年;在年度股票策略私募收益前十名中,量化机构占据7席。

两组数据便能描述2021年量化私募的盛况,而“蓬勃”是某百亿私募对行业最直接的概括。

不过,繁荣与失序总是同在,市场动荡时,有的量化私募宣布封盘、旗下产品大幅回撤,还有的巨头写信向投资者致歉。量化私募更被一些人贴上了“大跌元凶”的标签,指其加剧杀跌。

蓬勃

“蓬勃。”一家百亿量化私募创始人这样总结刚刚过去的2021年,“无论是量化私募总规模的增长,还是百亿量化专业团队的涌现,以及市场对量化私募的关注,相比过去,都有极大的提升。”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国内量化类证券私募基金行业管理资产总规模达10340亿元,正式迈过万亿关口。在同期证券私募行业4.87万亿元总规模当中的占比,攀升至21%。

截至2022年1月14日,百亿私募共有105家,其中百亿量化私募有28家,较2020年新增16家,占比26.67%。

规模的攀升与优秀的业绩密不可分。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021年,百亿量化私募收益全部为正,平均收益达19.32%,与百亿私募同期整体平均表现12.95%相比,整体略胜一筹。

另外,规模100亿元以上的股票策略私募2021年收益榜单前十中,量化机构占据7席。

作为首批海外归国的专业量化投资人之一,上述百亿量化私募创始人拥有10年以上国内量化投资经验,其对量化投资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量化投资作为一种相对专业与新颖的投资方法,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不被了解、接受度低、偶尔会被过分夸大等各种情况,到最后逐渐发展成熟;在国内市场特有的现象是整个发展过程更快,各种阶段的时间更短,量化投资可能在短期就发生很大的变化。”他认为。

回顾2021年,虽然量化私募整体都取得不错的收益,但还是经历了阶段性的起落。一季度,由于交易量与行情表现一般,量化私募的收益平淡,更有量化巨头在3月发布致歉信。5月开始,市场成交量长期居于万亿元以上,贡献了较多套利机会,量化私募普遍取得较大超额收益,指数增强基金更是炽手可热,多家头部量化私募管理人陆续宣布封盘。不过9月下旬以来,市场风格再度切换,加之CTA基金走弱,量化私募普遍遭遇回撤,又有量化巨头相继封盘、免除赎回费。由于产品创下最大回撤,年底又有巨头发布致歉信。

“大跌元凶”?

除了“蓬勃”,2021年的量化私募还被贴上“大跌元凶”这类主观的标签。

由于分化的行情有助于量化投资,有观点认为,量化基金有止损线,年内的几次大跌肯定是打破了部分量化基金的止损线,而一旦到达止损线基金就会自动平仓,所以量化基金会做出卖出的动作,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杀跌。

但量化私募是否有足够大的能量影响市场走势?

上述百亿量化私募创始人认为,涨跌是所有参与者对市场的看法、情绪以及报价撮合的结果,不应归咎于部分投资人,更不能归咎于一种投资方法。量化投资是否对市场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应该做科学的统计与分析,目前量化机构向相关监管报送的交易与投资数据十分详细与全面,相信对量化投资的评价会随着市场认知的成熟变得更加充分与全面。

美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度远超中国A股,前者对量化市场的包容度、承载量也更高。在上述百亿量化私募创始人看来,A股整体可承载的量化规模会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A股的成熟度,二是参与A股量化投资机构的投研发展情况。比照欧美市场,在相关衍生工具充足、各参与投资者相对成熟稳定、投资人对量化投资的看法也相对全面的情况下,A股量化投资规模占市场接近一半也是有可能的。此时,量化投资方法也一定是多种多样的,各团队在各种量化领域的投研与风控十分深入与充分。

值得注意的是,前段时间,越来越多的头部量化机构开始部分或全面关闭申购,包括幻方量化、天演资本、进化论投资、衍复投资、灵均投资、启林投资等。事实上,不管是美国的大奖章基金还是国内的头部量化私募,任何量化私募当前的策略都有容量的局限,那么,国内量化投资机构应该如何寻找自己的最佳规模?

上述百亿量化私募创始人称,任何策略的最佳规模都是在市场发展、反复锤炼与磨合中达到的,预设一个固定规模不是科学的态度,也很难做出这样的推测。在量化投资的发展过程中,既有量化投资方法与其他投资方法的竞争,也有量化团队之间的竞争。只要保持在科学的、合规的基础上进行量化研究与投资,量化在未来必然会占有一席之地。

来源/第一财经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