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学了理财课程,我现在的生活来源已经不靠工资了”“躺着也能挣钱”……近两年,大量名为“理财课”“财商课”的在线教学课程广告充斥于各大网络平台。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些有理财需求的年轻人报名学习课程后,遇到“课程内容质量较低”“虚假宣传”“教师不够专业”等问题。还有学员反映合同中承诺“如认为课程价值低于价格,可全额退费”,可想退费时却面对重重阻力。
人不理财,财不理人。很多人虽然有心理财,但苦于没有专业背景和投资经历,希望通过学习理财知识来提高自己的投资赚钱能力。尤其是一些迫切想改变经济状况的年轻人,理财需求更为强烈。
2020年8月,支付宝联合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发布了《2020国人理财趋势报告》。报告显示,投资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支付宝理财平台中,35岁以下用户接近六成,在具备多元资产配置习惯的用户中,90后几乎占一半(45%)。于是一些所谓的“理财课”应运而生,“财富自由、穷人思维、学会钱生钱”之类颇具诱惑力的广告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引发了不少在线理财教育的乱象。
一元就能学会理财?显然是异想天开的事!正常情况下,一旦遇上这样的“好事”就应该快快离开、有多远逃多远。但人性的贪婪、好奇、侥幸心理……仍然会使一些人趋之若鹜,最后一茬接一茬地掉进网罗圈套里,上当受骗。天上不会掉馅饼。消费者个体当然需要擦亮眼睛,选择课程时不要着急付款下单,避免因为贪图小便宜而掉入欺诈陷阱。但“一元理财训练营”式的诈骗套路,也不能当做笑话放过。
通常情况下,理财培训公司先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价格将人吸引到“理财小白营”。起初甚至做的煞有介事:课前预习、上课签到、课后督促,让学员越来越有信心。“小白营”即将结束时,向一部分有开发潜力的学员推荐进阶课程。一些在“小白营”里尝到甜头,觉得物超所值的学员,也就怦然心动了,但提供的后续课程却往往让人大失所望。
一环套一环,利用公众理财心理精心设计的骗局,让一些利令智昏的消费者掉入了理财陷阱。在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记者发现有关“理财课”的投诉有1000多条。主要的投诉问题集中于“理财课”的学费高昂、诱导消费、教师资质涉嫌造假、涉嫌虚假宣传,课程内容与承诺不一致、退费退款难等,其中涉及虚假宣传的投诉数量最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而理财培训机构为了迎合潜在投资者想走捷径的投机心理,绝大多数属于虚假宣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全程通过线上推广和学习的课程,确实给监管带来新的挑战,但有关部门也应该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秉承“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依法严肃惩处一起。唯有提高违法成本,才能有效震慑那些唯利是图的人。此外,社交平台和相关网站也应当承担一定的审查义务,比如通过技术手段加强监控,一旦发现有疑似欺诈行为,就主动向相关部门反应情况。
投资理财是一种恰当的,合理的赚钱渠道,但是投资理财是有风险的,一定要讲究方式,不能贪图占便宜。如果有投入少又高回报,且几乎没有风险的理财投资方式,那一定是骗局。理财并没有什么终南捷径可走,对于不熟悉的领域不轻易投资永远是金科玉律。脚踏实地,才能避免被别有用心的人“理财”。“一元理财训练营”变成“劫财课”,这也是一堂生动的“理财课”。
文/胡欣红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