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时上班也没时间,辛苦法官晚上给我们母子俩开庭,真是太感谢了!”5月27日晚,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天通苑人民法庭内,王先生一边在线签收司法确认裁定书,一边向主审法官李炜鑫表达感谢。
王先生的父亲王老汉去年因病去世,留下生前购买的位于昌平区的房屋一套及存款若干。王先生与母亲经调解上述遗产的分割并达成了人民调解协议,房屋由母亲继承,存款由王先生继承。为了便于房屋过户,二人向昌平区法院申请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王先生平时工作忙,对于工作日开庭有顾虑,李炜鑫了解情况后指导他申请了“夜间法庭”。同时,为了避免王先生下班后和母亲匆匆往法庭赶,李炜鑫指导他和母亲登录“云法庭”,为其在线审查相关诉讼材料并出具了裁定书。当晚,同时在开庭的还有另外两名法官,在审的7起案件有6件以调解方式当庭化解。
天通苑社区在北京五环外,号称亚洲第一大社区。公开的数据显示,该社区居住着超过30万居民。北京像这样的超大型社区还有很多,主要分布在郊区。由于上班族工作地在城里,“职住分离”的现状使得一旦涉诉,这个群体参与诉讼与法官开庭就出现“时差”的问题。对此,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于2020年3月底出台《北京法院夜间法庭试点工作的通知》,在房山、通州、大兴、昌平四个基层法院开展“夜间法庭”试点工作,明确对于案情简单、争议不大、数额小、争议内容与居住地生产生活相关的简单民事案件,可以利用下班时间组织当事人开展诉讼活动。
一场及时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疫情防控期间,“夜间法庭”的试行,犹如一场“及时雨”,不仅解决了上班族工作时间应诉不便的困扰,也给了纠纷当事人更多解纷选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特殊时期的大众焦虑。
通州区人民法院在通州区工商联设置值班法官和热线电话,为中小企业提供应急法律咨询。通过这条“热线”,该院为一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调解争取到了拖欠12年的货款,保障了其开足马力生产抗疫物资、助力抗疫前线。
大兴区人民法院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庭法官陈珊珊在上门指导亦庄镇人民调解委员为15名农民工兄弟调解拖欠工资案的过程中,了解到农民工兄弟担忧家乡疫情着急回老家,而15件案件调解完毕已是临近下班时间。陈珊珊立即联系立案部门加班立案,并启动“夜间法庭”机制连夜进行了司法确认。
“夜间法庭”在试行之初就凸显出在处理突发紧急情况时的高质高效、协同联动的机制优势,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支持。
“夜间法庭+”模式,推动纠纷源头化解
“夜间法庭”不止是“夜间的庭审”这么简单,这更是一场推动基层纠纷源头化解的有益改革。
昌平回天地区(回龙观、天通苑)上班族纠纷多围绕房屋产生,且群体性特点突出。昌平区法院将批量成诉案件作为诉源治理的重点,开通“安居诊疗车”,利用上班族夜间在家休息的时间,将安居诊疗车驶入居民社区,采取“门诊式”庭审方式现场开庭或调解,进行示范诉讼、开展现场普法,从源头遏制和减少同类矛盾的产生。
房山区人民法院长阳人民法庭以“夜间法庭”为依托,在辖区内的7个社区设立“星夜调解室”,特邀调解员就近入驻社区,对居民的法律纠纷进行调解。以此为纽带,该院还构建人民法庭、派出所、社区居委会、行业调解组织等多方联动的“多元共治”平台。该院与房山区西潞街道试行建立的“五位一体”矛盾调解工作站,自2020年5月19日成立以来,梳理各类矛盾167件,其中大部分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当地居民纷纷反映,“有纠纷,先上社区看看!”
去年重阳节前夕,通州区法院组织干警利用“夜间法庭”赴位于疃里村的诉源治理基层共建点开展调解工作,并在调解工作后推出了“人间重晚晴——老年人权益保护专题”“夜间法庭+普法”,赢得了现场200多位老人的交口称赞。
不重数量重实效,让“夜间法庭”真正“为民所用”
“夜间法庭”是不是变相的夜间加班?基层法院人案矛盾突出,法官白天的工作量已经相当饱和,“夜间法庭”不是又加重了法官的工作负荷吗?
北京高院民一庭庭长宋毅表示,“夜间法庭”绝不是变相的夜间加班,也不是夜间诉讼,法庭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满足生活在职住分离超大型社区中特定人群的个性化、多元化诉讼需求,因此必须把握好“夜间法庭”的功能定位,突出“四个特定”,即仅适用于职住分离的特定人群、集中居住超大型社区的特定地域、简单民事纠纷的特定案由、双方当事人集中居住同一社区的特定管辖案件。
“夜间法庭”实施一年多以来,四家试点法院累计开展“夜间法庭”1700多场,90%以上通过“云庭审”模式进行,打破了群众参与诉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夜间法庭’的工作成效不注重数量多少,而更注重社会主体的评价。这项工作也不是法院一家的事,而是需要社区、街道、居委会等多方主体的多元共治,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多方合作平台。”宋毅 说。一份大兴区法院开展的“夜间法庭”需求度和满意度调研显示,53.82%的受访群众表示愿意通过夜间庭审的方式参与诉讼,89.74%的诉讼参与人觉得夜间庭审效率很高或较高。
“同时,我们也根据各法院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配套机制,如加强安保、技术保障,设置调休制度,既让‘夜间法庭’运行更加顺畅,也让干警少了后顾之忧。”宋毅补充道。
编辑/朱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