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东西发布新作《回响》 推理+心理双线展开
上游新闻 2021-06-24 08:11

如果单从数量上看,知名作家东西算不上高产。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至今,他推出的长篇小说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但这其中《耳光响亮》《后悔录》都在读者中引发了广泛热议。而本次他带来的自己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回响》则又一次玩嗨了:推理+心理,这两大自己此前从未涉足的领域成了新书的核心……

作家东西

这带来的最直接后果是,他2017年就开始动笔的小说,到了2019年都还在纠结“开头”。并且,东西还自曝一度为这部《回响》写了两个开头,以备二选一。

双线心理较量展开的故事

对资深小说迷来说,东西算得上是不用太多“科普”的作家。1996年,他的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就惊艳了中国文坛,并一举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其后的《耳光响亮》除了在文学界收获了大量盛赞,更因为蒋勤勤主演的同名电视剧火出了圈。

时隔多年再出长篇小说,东西在《回响》里讲起了双线故事。书中的女主角名叫冉咚咚,是一位女刑警,她的丈夫慕达夫则是一位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因为一起疑似婚外情引发的命案,冉咚咚查到了嫌疑人和受害者常去的一家酒店,无意中她发现自己的丈夫竟然在这里也有过两次开房的记录。怀疑涌上心头后,便再也没让冉咚咚轻松过……

她既要侦破案件又要“侦破”自己家庭、爱情的心理,两条线上的心理较量同时展开,现实和人心的复杂都包含其中。东西笔下更有意思的设计是,《回响》的奇数章是在写案件侦破进展,偶数章则聚焦爱情心理。

结合采访看,东西更多想表现的可能还是人情感、心理的复杂。“冉咚咚跟慕达夫的关系就是撒娇,实际上就是爱。”采访一开始,东西就这样说到。他表示,自己想表现书中这对夫妻在巩固他们的爱情,“只是他们用了另一种方式。比如我想写的就是平凡的生活就是最浪漫的生活。”

一度写了两个开头想二选一

仔细算起来,《回响》创作周期长达四年。“四年前的春天,我构思这个小说并开始写它,以为乘着一股冲劲儿会很快把它完成。”东西说,自己没有想到的是,刚写了几千字就遇到了阻力。困扰他的第一个问题是“从家庭还是从案件写起?”

为了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东西甚至觉得是“折磨”了自己好一阵子。“于是我不得不写了两个开头,试图二选一。”

让东西更没料到的“艰难”是这还真的只是“开头”。 “从2017年到2019年,我都在写这个小说的开头。”东西说,当时的情况是每次开头写到5000字左右,自己就开始怀疑这不是最好的开头。“一边写一边否定,一边否定一边思考……习惯性地想要从头再来。”

东西坦言,如此之“难”很大程度是因为自己对故事中涉及的推理和心理领域,其实都比较陌生。“之前,我从来没碰过推理,也从来没有把心理学知识用于小说创作,但这次我想试一试。显然,这两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储备都不够。”

变化也出现在2017年。当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聘请东西为驻校作家,在校园里他除了一边构思小说的开头,一边也开始利用空余时间去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东西坦言,那半年小说的写作进展几乎为零,但自己的观点却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尤其对他人对自己都有了比从前稍微准确一点的认识。内心的调整,让我写人物时多了一份理解,特别是对人物的复杂性有了更多的包容。”而为了足够专业,在写作过程中,他除了学习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就心理咨询请教专业人士,刑侦方面的细节也专门向刑侦专家请教过。

在写作过程中,东西还有一个习惯。他说,自己每天写超过1000字就会停下来重读,找错误缺点,补细节。“有时写着写着突然不想写了,停下来思考两天。”《回响》最终是2020年底完成的,此后东西又用了40天来修改、校正。

文/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对谈|舒晋瑜×东西:深度对话茅奖作家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03-10
文学|《回响》编辑手记:现实与文学的回响
中国作家网 2023-11-25
影视|东西:《回响》里90%的文学性都被保留在电视剧里了
文学报 2023-04-29
剧评 | 悬疑《回响》:中年夫妻的信任危机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04-08
访谈 | 《回响》原作者兼编剧东西:人心才是最大的悬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03-26
心理悬疑剧《回响》热播 原著小说是出自实力作家东西口碑佳作
封面新闻 2023-03-22
《回响》21日晚收官 大坑案真凶即将浮出水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1
《狂飙》后入坑《他是谁》,《回响》又来了
扬子晚报 2023-03-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