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美各地复工复学的推进和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对美国疫情将在秋冬季节迎来新一轮高发期的担心和恐慌不断加剧。而在这个敏感节点,美国媒体又曝出了白宫干预专业抗疫机构正常工作的最新证据。与此同时,美国科学界针对白宫政客反科学政治操弄的质疑和批评之声,也一浪高过一浪。
“骗”孩子们走进校园 白宫政治干预科学再添实锤
《纽约时报》日前披露的白宫内部文件显示,今年秋季学期开始之前,白宫高级官员曾花了数周时间向美国疾控中心(CDC)专家施压,要求他们的观点与总统特朗普保持一致,即重开校园和恢复线下教学是“安全”的。
报道称,白宫官员还千方百计地寻找其他可以用来暗示“疫情正在减弱”的材料,以便让美国民众相信新冠病毒对儿童“几乎没有威胁”。比如,他们曾要求疾控中心提供能够证明学龄儿童感染和死亡风险较低的数据,并将所有数据编写成一个“既花哨又便于阅读的文件”。
对此,休斯敦贝勒医学院教授彼得·霍特兹指出:“白宫正以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邪恶方式,蓄意散播虚假信息,进行反科学宣传。”
和美国疾控中心一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也长期承受着白宫方面的政治压力。《华盛顿邮报》日前刊发了由7位药管局前局长联合撰写的文章,抨击特朗普政府频频干扰药管局的正常工作,包括干预疫苗审批标准以及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标准的制定。
这7位前局长认为,白宫的做法正在侵蚀药管局长期积累的公信力,将来一旦有药管局批准的疫苗问世,有多少人愿意接种仍是个问号。他们强调,如果药管局失去了民众信任,遏制疫情将无从谈起。政治干预科学只会让美国在疫情泥潭里越陷越深。
医学权威炮轰“假行家” 两大院长声讨“政治化”
代表白宫向美国抗疫机构施压的政客中,就有今年8月刚刚被总统特朗普拉进白宫疫情应对工作组的“外行”斯科特·阿特拉斯。最近,这位极力鼓吹“群体免疫”功效的“专业人士”再次成为千夫所指的“反科学典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文说,作为一名毫无传染病学背景的神经放射学专家,阿特拉斯多次在“福克斯新闻”节目中发表对社交隔离、复工与复课等问题的看法,立场与总统特朗普如出一辙。
斯科特·阿特拉斯:“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极低,甚至比季节性流感都低。但把孩子关在学校外的风险却很大。我们都知道并且会赞成,对孩子的教育是美国的重中之重。”
“全球每年光是流感就会让65万人死亡,我们才不封锁隔离呢,那是不理智的行为。”
“不用担心孩子会患上新冠肺炎,他们不会因此生病的。”
阿特拉斯的这些所谓“专业建议”与白宫首席防疫专家福奇等人的主流科学意见明显相左。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美国疾控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近日在与同事的电话交谈中直言,“他(阿特拉斯)说的一切都是错的”。
而早在上个月,就有98名斯坦福大学的免疫学家、流行病学家和传染病医生联名发表公开信,指责阿特拉斯的许多观点“都与现有的科学相悖”。
针对白宫的“政治抗疫”行为,美国国家科学院(NAS)院长马西娅·麦克纳特和国家医学院(NAM)院长曹文凯近日联合发表声明说,疫情期间的政治干预科学现象令人担忧,任何抹黑科学和科学家的行为都是对人们健康和福祉的威胁。两位院长强调,美国各级政府必须基于科学作出决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郭宪纲认为,美国科学界近期的集体发声,说明白宫在疫情应对过程中以政治压科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郭宪纲:“美国现在(疫情)死亡人数超过了20万,在这种严峻形势下,科学家认为他们必须站出来,他们要对民众的生命安全负责。事实也证明政治干预疫情是错误的。现在美国科学界越来越多的人指责政府为了选情以政治干预疫情造成了严重后果。”
美国进入“最危险季节” 选票和生命究竟哪个重要
美国药管局前局长斯科特·戈特利布日前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警告,随着天气逐渐转冷,民众会更多地向室内聚集,美国正步入新冠肺炎疫情最危险的季节。
斯科特·戈特利布:“随着美国进入秋冬季节,疫情正以更加咄咄逼人的态势扩散。孩子们返校了,大学生也回到了校园,人们正在重返工作岗位,大家变得更加盲目乐观,并且对限制措施感到厌倦,我认为这些情况将使这个秋冬季变得危机四伏。”
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主管克里斯·默里日前也警告说,随着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和室内聚集增多,美国确诊病例数可能迎来爆炸性增长。
CNN援引默里的话报道说,依据模型测算,美国新增确诊病例10月起将“大幅增加”,11月和12月将进一步“加速”。虽然目前的每天新增死亡病例维持在765例左右,但这个数字到12月底可能会跃升至3000例。
尽管如此,郭宪纲却认为,在11月美国大选尘埃落地之前,美国现行抗疫政策不太可能发生变化。
郭宪纲:“我想,美国政府并不打算接受科学家的意见,因为在大选前白宫把选情看得高于一切,为了选情的改善,他们可以淡化疫情,甚至隐瞒实情。美国现政府为了获得更多选票,为了重启经济,在应对疫情方面必然还是会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
编辑/熊颖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