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要耐得住“冷板凳”
经济日报 2020-08-30 11:09

一只小小的蚂蚱本无关痛痒,可聚集多了便能“兴风作浪”,最终酿成一场可与旱涝齐名的自然灾害——蝗灾。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蝗虫为何能够聚群成灾?千百年来,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将其归结为“天灾”。通过潜心钻研,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带领团队终于将“凶手”缉拿归案,获得了国内外权威专家高度认可。而他们16年如一日致力于蝗虫成灾相关机制研究,为人类粮食安全锲而不舍地努力,堪称“板凳甘作十年冷”的典范。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陈宜瑜至今清晰记得这样一幕:多年前,康乐等人大箱子小箱子地把蝗虫从野外搬回实验室里,其中辛劳不言而喻。“这项重大成果是康乐团队长期坚持的结果。”陈宜瑜评价说。

坐冷板凳不易,把冷板凳坐热更难。在很多人眼里,坐冷板凳意味着被边缘化,从此远离名誉地位,与孤独相伴,是迫不得已、不求上进的无奈选择。殊不知,科学研究有其自身规律,只有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懈,才有可能迎来柳暗花明。从一生执着于青蒿素的屠呦呦,到与火药纠缠半个多世纪的王泽山,再到一辈子只做超导一件事的赵忠贤……回望这些站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领奖台的科学家,倘若没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恒心与韧劲,没有淡泊名利、甘于清贫的高贵品格,就不会有后来的一鸣惊人,以及科研领域的重大突破。

再看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从立项到结题平均为11.4年,从结题到提名间隔4.4年。用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的话说,每一项国家科技奖背后,都是科学家们平均16年的“坐冷板凳”。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往往有着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能否成功捕捉到这一科学灵感,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如果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换句话说,这种“偶然的机遇”通常只会垂青那些追求真理、踏实苦干又守得住初心的科研工作者。

当然,把冷板凳坐热,不仅需要新时期科技工作者们继续传承发扬老一辈科学家隐姓埋名、久久为功的科学家精神,也需要社会各方拿出实实在在的资金、政策支持,建立稳定支持自由探索的机制,让更多有志于探索未知世界且甘坐冷板凳的科研工作者可以在科学海洋里快乐遨游。(舒云)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学者解读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AI改变基础科学研究范式
科技日报 2024-10-10
3年29位青年科学家获美团青山科技奖,每人奖励100万元用途不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4
教育部部长: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9
勇闯科学“无人区”的勇气和动力从何而来?“科学探索奖”激发“从零到一”创新探索
南方日报 2023-09-25
传统方法要1400年,人工智能只需5周:“冷板凳”式科研过时了吗
中国青年报 2023-05-08
证券日报头版评论:科技企业韧性生长要先坐得住“冷板凳”
证券日报 2023-02-25
科学家论坛彰显中国影响力
经济日报 2022-11-11
付巧妹代表:把古遗传学研究的“冷板凳”坐热
光明日报 2022-10-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