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 -30的推出时间点正值马自达成立百年之际,加上此前所传出马自达在近两年将不再有全新车型推出的消息,它对于马自达品牌的意义就变得极其重要:既要有一定前瞻性,以面对今后几年的市场竞争;又要在当下挑起入门紧凑级SUV的大梁。
站在车旁,感受到CX-30的实车并不算大,但第一眼就能给人精致独特的视觉效果,尤其是车身侧面的曲线变化柔和自然,倒映出周围的环境,显现出一种别样的风情韵味。传承自前作的设计风格到了CX-30已经驾轻就熟,车身侧面足够粗犷的黑色塑料边条的加入,让CX-30看起来柔中带刚。
绕车一周,即使是不懂车的人,也能察觉到它的车身钣金、喷涂工艺一流。而如果车主选择魂动红或者铂钢灰的漆面颜色,视觉效果会显得更加厚重。据说,马自达的客户群中有超过70%愿意为车身颜色加钱。
我认为CX-30在中国市场将扮演两种角色:其一是一款定位比CX-5更便宜一点的入门级SUV,扩充产品覆盖;其二是对MAZDA 3两厢版未引入的一种弥补。
拉开车门,马自达新一代车型精致的做工已经完全超越了几年前的车型,直逼日系车的最高水准。虽然内饰材料没有什么特别“名贵”的,但带来的视觉效果与触感确实上乘。设计师还坚信,大屏不是所有人喜欢的,因此在中控台上这块8.8英寸的屏幕选择了走高分辨率路线,挂入倒挡,倒车影像的清晰度甚至比很多豪华品牌都要精致。
可以看出马自达在新车内饰上下了很多功夫。方向盘的握持感可以用“非常棒”来形容,其上的按键回馈质感比较普通,但设计得很合理,使用起来逻辑简单,完全不用多想。仪表、中控面板以及档把中央操作区域也遵循同样的“要设计更要功能性”原则,以舒适易用为诉求,看着不浮夸,但却好用。
CX-30的后排空间和自家的全新一代MAZDA 3相比差不多,并没有因为是SUV而变得更大,尤其是横向空间仍然是典型的紧凑级轿车水准。不过,笔者觉得它已经比此前进口销售的CX-3大多了,这或许也是长安马自达并未引入CX-3的原因。同时,CX-30的后备箱也显得没那么宽阔,与同级别车型相仿,如果追求较大的储物空间的话,CX-30并不适合。
马自达总被坊间称为不能只在展厅里体验的车型,人们对CX-30的印象将在开起来后彻底刷新。它搭载了没有惊喜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经过重新升级优化)、6AT传统自动变速箱,却带来了愉悦的驾驶体验,这就是CX-30最显著的个性与魅力。
轻快,是开着CX-30起步一刹那给人的感受。2.0L发动机在起步阶段的“蹿劲”让人十分熟悉,无论驾驶者是慢慢悠悠地加速,还是狠狠的踩下油门,这套动力总成所带来的反馈都是及时、果断、倾力而出,伴随着发动机绵密的节奏,给予驾驶者很强的满足感。如果说,马自达是在坚守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传统,倒不如说是这种动力上的酣畅淋漓,才是马自达多年来一直追寻的自我。
开着CX-30在小路上转弯、掉头,就更能体会到马自达在它身上倾注的心血。虽然离车身重心比MAZDA 3更高了一点,但基本没有影响到车身在转弯时的淡定表现。即使是在弯道里以比较“放肆”的方式过弯,CX-30仍然表现出了这个级别中接近最高水准的反馈,车身侧倾不大,四轮紧紧抓在地面上,一副老手攻弯的姿态。想让它接近极限出现响胎?那还要再过分一些才行。
这套底盘在运动性上的表现可圈可点,但也有不足之处。最为明显的是在通过路面凸起的减速带时,前后悬挂的表现没法给予车内乘员淡定从容的高级感,显得有些生硬。后排乘客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抛跳感,前排的感受相对更好一些。
在隔音精密性的表现上,CX-30比CX-5再进一步。新车在外形设计之初就为了避免出现行驶噪音而做到尽量平滑化。笔者也注意到一个细节:后备箱门打开后,其上方与车身连接处有一道密封条,作用便是用来抑制共振和噪音。经过诸多细节的优化后,让CX-30拥有了更安静的座舱环境。
走出这台CX-30,内心满足而欣喜,却又担心它的特质是否能被大众消费者接受。作为一辆家用车,CX-30可以出色地完成代步和旅行的使命;而它又不拘泥于传统的平庸,总想给予驾驶者与众不同的韵味。不知有多少车企曾表示过“不甘平庸”,但往往都是说的容易、做起来难。被市场需求带着走的产品同质化,成为汽车市场最为“可怕”的现象。涡轮增压成标配、双离合成主流、大屏成时尚...... 不过我们庆幸地看到,这台CX-30勇于鄙弃所谓的潮流,坚持属于自我的原则,可贵而可敬。
马自达CX-30的驾驶感受,在同级别中可以算名列前茅,在主观驾驶感受层面将一些对手们远远抛开,甚至比某些尺寸相仿的豪华品牌车型更讨喜。与此同时,它有限的乘坐和载物空间是挡在消费者与CX-30间最大的“痛点”,价格却与自家MAZDA 3 2.0L车型非常接近,显现出长安马自达的诚意。
在这个价位上,大众T-ROC和探岳、日产逍客、三菱奕歌、丰田奕泽/C-HR、本田缤智/XR-V等一批车型都是它的潜在对手,但没有一个能如此倔强。正是因为这份倔强,长安马自达CX-30有着独特的产品力,也将面临着最现实的市场拷问。无论如何,最终选择CX-30的消费者,是最懂它的人。
编辑/陈正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