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903次列车出发前,在对全车进行检查过后,担任北京乘警支队D903/4次北京西至深圳北列车乘警的56岁的孙家启站在车头位置,迎接旅客上车。在接下来的3天时间里,他带着自己做的三餐,吃住都在火车上。
今年,是孙加启值守的第32个春运。从警以来,孙家启与警组先后破获刑事案件16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305名,其中他一人就抓获犯罪嫌疑人150名,破获重、特大案件27起。
20世纪90年代 火车上有个“大喇叭”乘警长
从警以来,孙加启先后担当了97/8次(北京至广州)、1363/4次(北京至成都)、109/10次(北京至苏州)、D321/22次(北京至上海)、G83(北京西至长沙南)等列车值乘工作。面对不同的线路,不同的列车治安情况,孙家启结合实际情况,全力维护列车治安秩序的稳定。
1991年,孙家启担任北京至苏州109/110次列车乘警长。该趟列车全线运行1379公里,全程23.5小时,停靠32个站,是当时乘警队担当列车中治安状况最为复杂的列车之一。
“那时候工作强度特别大,109/110次列车上大多都是扛包外出打工的,或者南捎北带挣钱买东西的,大家带现金的都特别多,在车上容易丢。”孙加启回忆道,尤其到了春运的时候,乘警来回巡视都要挤着走,甚至要手扶着行李架的栏杆,踩着椅子背,才能过去,一节车厢就要走10分钟。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乘警总在车厢宣传,让大家看好自己随身物品,但一个晚上旅客也顶不住,可能打个盹,钱就被人给盯上了。
“那时候我们提醒做宣传,主要靠喊,总喊嗓子也受不了。我就自掏腰包买了个电喇叭,给警组用。”孙加启那时一个月工资是180元,买一个喇叭是120元。这还不算完,值乘列车一个往返下来还得用掉16块电池,这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虽然花点钱,但自从有了电喇叭,宣传效果增加了,大家劳动强度降低了,喇叭声音大,震慑力也强了。”孙加启说道,没用喇叭前,每趟车都有丢东西的,少则一两百,多的话可能一年打工的钱就没了。而在用了电喇叭的6、7年内,孙家启值乘的警组在全队担当的列车中始终是治安秩序最好的,发案最少的。
“后来,列车的质量提高了,旅客素质也高了,大喇叭太吵,也没意义了。我们就改成人性化服务,一对一、点对点,宣传方式不一样了。”孙加启说道。
小偷钱藏鞋舌夹层里 也逃不过他的眼睛
从警多年来,孙家启与警组先后破获刑事案件16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305名,其中他一人就抓获犯罪嫌疑人150名,破获重、特大案件27起。其先后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和铁道部“火车头”奖章、“八五、九五建功立业”、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
见得贼多了,孙加启也总结了一套经验。“老贼一般不挂相,像《天下无贼》,贼头都跟好人似的,只有那些伙计才挂相。”孙加启说,经验丰富的乘警在火车上,往往通过对眼神就能发现谁不对劲。“比如旅客拿着行李,都看行李架有没有空,小偷上车就看别人上衣兜在哪,屁股兜在哪,还会用手背去靠一下。”孙加启说,以前在车厢巡视,他都讲个“远看、近看、回头看”。“远看,看前三节车都有什么动静,如果有人一看到大檐帽马上就看不见了,脑袋找不到了,我就到跟前找看不见脑袋的。回头看,就是看看谁还目送我走,偷偷的看我走,掉头回来我还得问他。”
一次,孙加启在车厢巡视时,有旅客说同伴钱被偷了,他还看见那人什么样了,说他往前去了。当时,孙加启正巡视到16车厢,前面还有两截车厢就到头了,期间火车还没停车。“开始我们找了一遍没找到,我就说看看坐席下面,果然,那人躺在下面呢。”孙加启说,当时旅客说,小偷偷走了1000多块钱,但乘警对其搜查中,却并没有发现钱。凭借多年经验,孙加启让小偷把球鞋脱下来,摸了摸鞋舌,发现小偷正是把鞋舌划了个口子,把钱藏在了夹缝里。
“小偷还经常把钱塞在腰带的夹层里,或者衣领,细心点,用手一摸,就能查出来。”孙加启表示。
为了不让旅客挨打 他单枪匹马与小商贩搏斗
总与犯罪嫌疑人“打交道”,孙加启也遇到过特别危险的时候。在孙加启刚上班不久时,值乘北京到成都的列车。该趟列车历时一天两夜,不光小偷多,乘车条件也差。
“那时有小商贩中途上车卖扒鸡,可实际上,卖扒鸡是幌子,主要是卖希尔顿香烟。他们也不是正经卖,看你人老实,就直接往你身上塞,后面的人再跟你要钱。”孙加启在一次巡视时,发现前面车厢的门被锁上了,心觉不对,立刻上前用钥匙打开门,发现有小商贩冒充铁路工作人员,正在抽旅客嘴巴。
孙加启一边用对讲机喊其他乘警过来,一边上前让他们住手。小商贩却十分嚣张,看着孙加启说,“你不就一个人么?我们5、6个人,打死你。”随后真动起手来。
搏斗中,一个小商贩打碎了啤酒瓶子,把孙加启的手划了个大口子。但孙加启也不示弱,上前卡着一人脖子。其他人看到,也不敢再轻易上前。没多一会儿,其他乘警也赶到现场,把几个人都抓了。
“那一次我是单枪匹马,现在想想也太愣了。但我要是不上,旅客指不定挨多少打呢。”孙加启说。
只要旅客安全 自己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从1999年开始,队里安排孙家启值乘北京至上海的T21/2次列车。也就是现在的Z21/2次旅客列车的前身。2001年它被江泽民总书记命名为“新世纪号”,是铁道部命名的全路精品列车。
孙家启充分利用列车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形式,用语言、文字提示旅客乘车注意事项。同时,孙家启一改沿袭多年的那种“全面撒网”式的“一锅烩”宣传方式,逐车厢逐铺格进行“重点培养”式的“单炒”式宣传,把宣传做到每一名旅客的身边。
做宣传防范,不仅是一件辛苦活,心细更重要,有的旅客将一些如手机、MP3、数码相机等贵重物品随意放置,容易丢失,孙家启在宣传中逐一对旅客进行面对面提醒,不厌其烦。
记得有一次,卧铺车厢有一位回国探亲的女旅客有贵重物品,放在床头,孙加启告诉她钱可以塞在枕套里,这样枕着睡觉也安全。当晚,女旅客上个厕所的功夫,随身携带的小包果然丢了。报警之后,孙加启第一时间赶过来,从垃圾桶里找到了小包。“当时里面的零钱没了,但好在旅客把整钱放在枕套里没丢。”孙加启回忆道,当时女旅客就说,幸亏听了孙警长的,要不不光是这5万块钱,护照丢了就麻烦了。
旅客来自天南海北,脾气禀性各不同,作宣传、作服务,不可避免要打扰旅客的正常旅行,也时常遭到一些人不理解的“白眼”,甚至说很难听的话。但孙加启觉得,只要旅客安全了,他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有时候我们无论提醒,还是例行检查,会遇到不讲理的。这时候就得找机会,看看哪些话能说动他。”多年来,孙加启也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比如进京查危,可能有的人就说你们进站查、检票查,车上再查就第三次了。我说北京开会,人民公仆出谋划策呢,咱们是国家的主人,更得支持公仆的工作了。”孙加启说,有时候按照旅客的思路来讲,反而能说得通。
希望退休后 年轻乘警继续守护旅客平安
现在,56岁的孙加启担任北京乘警支队D903/4次北京西至深圳北列车乘警。该趟火车第一天晚上从北京西站出发,第二天早上到达深圳北站,白天还要往返深圳至厦门一趟,晚上再出发返回北京。一圈下来,要一天两夜,而孙加启往往要连着值上三圈,才能休息。
每次火车出发前,孙加启先在值班室,看下当天的通知以及是否有需要注意人员,仔细抄在自己的小本上,随后上车对车内进行检查。待旅客开始检票后,他站在车头处迎接旅客上车。开车以后,抽查旅客身份证,核对是否有在逃、交通肇事或有吸毒史人员,并与列车长进行三乘联建。基本要忙完23点半,火车再没有停靠站以后,才能休息。
第二天6点,孙加启早早起身,对列车继续进行巡视。7点10分,当列车停靠深圳北站后,孙加启和其他乘警、列车工作人员,终于有1个半小时的早餐时间。
早餐,一块糕点一盒牛奶,午餐、晚餐是孙加启自己在家做的莴笋、豆制品、鸡肉片、鸡蛋,米饭和烙饼。“火车上虽然也有吃的,但天天吃一样的也不行啊,我就在家卡着时间,自己做好第二天的一日三餐,每次都自己带饭。”孙加启说。
多年来,孙加启一直保持着自己的习惯,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风雨无阻;随身带着小本子,小英雄的钢笔;即时是休息时,也会去公园走上7、8公里……孙加启觉得,自己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但他和无数旅客说着话,提醒他们小心自己的财物,每每总是笑眯眯的,无数犯罪嫌疑人栽在他的手上。
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和铁道部“火车头”奖章也许是对这位“大喇叭”乘警长最诚恳的评价,但面对这样的荣誉,孙加启也只觉得,“荣誉只能说明你过去干得不错,不能说明你以后怎样。”
还有4年,孙加启就要退休了,他希望能将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传给新来的乘警,让他们能接替自己继续护送旅客平安出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黑建军
编辑/张子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