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沈阳农业大学校内分发百余斤科研葡萄,供学校师生免费品尝。近日,这一消息在网上引发大量关注,沈阳农业大学因此被称为“别人家的大学”。据学校介绍,园艺学院葡萄试验园占地60亩,主要开展葡萄育种、栽培、生理、资源收集评价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9月27日,园艺学院副教授郭印山对北京青年报记者介绍,团队开展葡萄育种研究已有30余年的历史,育种过程非常艰辛。而且目前育种的葡萄果粒较大,丰产性好,具有较高的价值。郭印山说,在果实成熟期请同学吃葡萄,也是希望同学们能了解团队的科研成果。
沈阳农业大学摘百斤科研葡萄供师生免费品尝
9月23日,沈阳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曾推送一则消息称,在24日,师生们可以免费品尝学校葡萄试验园的葡萄。
就在近日,24日当天师生品尝葡萄的视频也在网上传开。视频中,新摘下来的葡萄被分装成盒,不少师生在现场排队品尝。有学生拿到葡萄后拍照分享给其他人,也有学生自豪地说,因为是自己学校培育出来的葡萄,在外面都吃不到。有学生留言称,“学校的葡萄是我吃过最甜的葡萄,学校后山还有山楂、梨、猕猴桃等好多好吃的。”
9月27日,园艺学院果树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团队郭印山副教授介绍,此次采摘的葡萄有9个自主培育的新品种,另外还有3个优良的国内葡萄品种,一共是几百斤,来给师生免费品尝。郭印山说,在今年的果实成熟期,请师生们品尝葡萄,也是为了让学生们共享科研成果,让师生们都能品尝到自己学校优良的品种,“大家说比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好吃。”
校方介绍称科研葡萄具有抗寒多产等特性
据郭印山介绍,学校校园内的葡萄基地有近60亩,此外在校外还建立了十几个基地。葡萄试验园中收集保存了国内外优良葡萄品种资源300多份,各类组合杂种实生苗3万余株,是东北地区保存鲜食葡萄品种资源和杂种试材最多的单位。目前,团队自主培育了9个葡萄新品种,包括沈农金皇后、沈农香丰、沈农脆丰、红蜜香、红艳香等。
据沈阳农业大学介绍,沈农金皇后是一种早熟葡萄,8月下旬成熟上市,值得一提的是,它极其丰产,亩产达3000-4000斤,可以为农民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沈农脆丰是一种早中熟葡萄,8月底到9月初上市,取名脆丰是因为果肉脆而且丰产。而沈农香丰最大的特点是香味浓郁,还极其抗病,因此保持了较高的产量。此外,其他多品种的葡萄也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郭印山对北青报记者称,在育种实践的同时,团队也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比如针对北方寒冷气候的葡萄抗寒性遗传机理研究,果实香气形成机理研究,以及葡萄糖、酸、硬度等机制研究等方面”。据了解,团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90余人。与美国、日本等相关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与联系。
会培训指导农户 科研价值还无法用金钱衡量
郭印山对北青报记者介绍,团队开展葡萄研究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开展葡萄育种是在八九十年代开始,“所以说的开展葡萄育种研究有30年历史,这是我们团队几代人持续开展研究。”
谈及葡萄育种的初衷,郭印山说主要是基于当时我国葡萄生产中品种少、多样性差,而且多数是国外引进品种的情况,团队期望培育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葡萄新品种。从1999年开始,郭印山加入团队,“在这20年中都全程参与”。
郭印山说,30年的研发中,有几代人包括近百名的教授、硕士博士生参与这项工作中,“这个育种过程中的艰辛,没有开展过育种工作是难以体会到的,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也正因此,在郭印山看来,目前育种葡萄的科研价值还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据郭印山介绍,除了在葡萄基地种植外,团队每年培训指导的农户有几千人次,“葡萄风味好不好吃主要在于品种,也与栽培技术有关,比如土壤管理、施肥浇水、修剪、果实管理等,指导后农户种植葡萄的产量和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除了沈阳农业大学的师生外,其他人能不能吃到自主培育的葡萄?郭印山说,团队育种是为生产服务的,这些品种今后要投入市场,成员也希望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美味的葡萄。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青年报与腾讯联合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琳琳
编辑/董伟
校对/李建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