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随笔|陈琳玲:飞驰的自行车
汪迷部落 2024-06-02 20:00

天气渐暖,春风微醺。驾驶电动车骑行在马路上,总觉得头盔挡住半张脸,辜负了这和煦的春风。我突然就萌生了买自行车的想法,可以自由自在地穿梭于大街小巷,邂逅路边墙角的柳绿桃红,畅行在这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里。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街上的自行车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电动车。电动车便捷省力,更适应现在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但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一种骑自行车才有的生动和活泼。

小时候看见小伙伴买了自行车特别羡慕,爸爸答应只要学会了就给我也买一辆。于是每天放学写完作业,我就央求小伙伴教我骑车。正好盂城驿前面有块空地,我们就在那里施展开来了。两个小人儿,一个不会骑,一个不会教,经常是撞了胳膊碰了腿。有次甚至连人带车滑出老远,两个膝盖全都蹭出了血,我硬是咬着牙说不疼,扶起车子继续骑,像头倔强的小鹿。

终于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辆自行车。那是在老人民商场买的,乳白色的凤凰牌自行车,比我高不了多少,精致秀气,那转动的车轮毂闪着银银白光,吸引了我全部目光。我可宝贝这车了,谁来借都不给。哪里蹭上泥点污迹,立刻就得给擦干净。刮风下雨更是宁愿自己走路也不舍得骑车去学校,生怕风吹倒磕坏了,雨水再给淋锈了。

后来初中长高了,家里又给换了辆大自行车,天蓝色的英克莱,很符合那时小女生的喜好。因为家住城南,学校在城北,我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往返四趟,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都花费在路上了。但那会儿从不觉得累,早上开开心心地骑车迎着朝阳出门,清风拂面,吹起额前的碎发,微扬起头,就能承接全部的阳光,颇有一股“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劲头。现在回想,真怀念那样美好的少年时光。

高中离家就近多了,骑自行车最多也就5分钟。每天晚自习前,我都习惯蹬着自行车回家吃晚饭,吃完再立刻回学校,前后半个小时足矣。奶奶会提前把饭菜烧好,我到家就能立刻吃上,一秒钟都不耽搁。夏天炎热,每次骑回家我都满头大汗,脸也晒得通红。奶奶心疼得厉害,非要去学校给我送饭。我告诉她说不用,自行车骑起来脸上都是呼呼的风,跟电风扇一样,凉快得很。

上大学后,校园广阔,宿舍离教学楼也远,我就买了辆自行车代步。可还没享受几天的便利,车子就被偷了。我憧憬着骑行校园的美好生活,于是狠狠心又买了辆自行车。为保险起见,这次选择了低调的黑色,豪气地上了两把锁。第一天骑,我还特意把车停到了地下停车场,结果下课就傻眼了,车子又被偷了,连把锁都没给我留下。损失惨重,我决定以后还是老老实实地走路吧!

回到老家工作后,我也随大流买了电动车代步,已然忘记了曾经骑着自行车飞驰在大街小巷的张扬与自由。直到温柔的春风再次拂乱我的头发,那就买辆自行车吧,继续乘着风飞翔。

骑行在青春年少里的自行车,带给我的是一路最美的风景。河岸边垂柳下,微风里细雨中,感受运河的古韵,追逐醉人的夕阳。似乎犹能听见一串串不绝于耳的欢声笑语,那是飞扬的青春和最灿烂的年华!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新知|荷兰的“自行车王国”称号不是浪得虚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9
新知|瑞士的自行车文化有哪些独到之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9
公共自行车的进与退
解放日报 2023-08-09
12岁姐姐不戴头盔骑电动自行车 偷偷带7岁妹妹外出买零食
扬子晚报 2023-06-19
警探号|电动自行车刮倒自行车逃逸后还变装 没想到还是被一眼认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