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历史|苏轼到底是不是大长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9 11:00

《临李公麟画苏轼像轴》(局部)明朱之蕃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苏轼的容貌,一直有着各种争议,对此,苏轼自己是这样描述的:我嘛,堂堂七尺男儿,的确有那么一点儿小肚子,但“目若新生之犊,身如不系之舟”。脸长不长的不重要,也就是家族遗传的颧骨高了点儿,以至于去上班的时候,大家问都不用问就知道我和我表弟是亲戚。甚至有人看着临在墙上的剪影,仅凭高颧骨这一点就知道是我了。

“七尺顽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宝山昼睡》

“长身自昔传甥舅,寿骨遥知是弟兄。(予与君皆寿骨贯耳,班列中多指予二人不问而知其为中表也。)”——《表弟程德孺生日》

“吾尝于灯下顾自见颊影,使人就壁模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目与颧颊似,余无不似者。”——《传神记》

关于苏轼的外貌和颜值,他的“铁粉”弟弟苏辙说:哥哥身材挺拔,玉树临风。(“颀然仲与叔”——《次韵子瞻寄贺生日》)

他的朋友黄庭坚一个劲儿地夸他眉眼生得好,如云月一般柔顺明净。“眉目云开月静”——《东坡先生真赞》

他的弟子孔武仲对他稍微有点“老师滤镜”,夸他面相非凡,眉清目秀。“华严长者貌古奇,紫瞳烨烨双秀眉。”——《谒苏子瞻因寄》

他的忘年之交米芾则是这么讲的:咱们有一说一,东坡的体形还是很匀称的。眼睛也不小,炯炯有神,就是脸形稍长,有点像圭,上尖下方的。(“玉立如山老健身”“方瞳正碧貌如圭”——《苏东坡挽诗五首》)

综上,苏轼的外貌特点大致可以总结为四点:个子高,有点小肚子,颧骨高,眼睛明亮有神。

《东坡像团扇页》故宫博物院藏

有人说还差一点,印象中他胡子挺多的,后世好多画里都是这么画的。

但是,后人画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

首先我们从文字资料来看,宋人笔记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趣事。

我们都知道,苏轼是一个资深的谐音梗爱好者,有一天秦观在他家做客,却被人打趣说胡子多。秦观很机智,借用了《论语·子罕》中“君子多乎(胡)哉”来回应,表示“多胡”是君子的特征之一。苏轼听了这话,就接了一句《子路篇》里的“小人樊(繁)须也”,调侃说小人才有“繁须”。秦少游在东坡坐中,或调其多髯者。少游曰:“君子多乎哉。”东坡笑曰:“小人樊须也。”——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苏轼也是大胡子的话,那他多半是不会跟别人一起这么逗秦观的,由此可知,他的胡子应当不是浓密型。那么传世的东坡画像中,就当属胡须量相对较少者更接近他的真实相貌。

再从图像资料看,根据苏轼自己的诗文记载,当时共有五个人曾为他画过像,他们分别是画师李公麟、秀才何充、妙善和尚、道士李德柔,还有他的族侄表祥和尚,遗憾的是,这五人的作品未能传世。

不过,和他属于同一时代的乔仲常,却留下了这样一幅苏轼画像。

在他的笔下,苏轼就是一个胡须不多,眉清目朗,面长而奇,颧骨较高,身材修长,体态潇洒的小老头儿,这些形貌特征与文献中的记载基本吻合。

画里的苏轼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明显高于友人,这就说明他自称的“七尺”(换算下来是个接近两米的大高个儿)水分不会太高。

而且在高宗亲书、御前“首席画家”马和之创作的《赤壁后游图》中,苏轼的胡子也仅仅只是正常分量。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苏轼形象的“官方认定”,如此看来,苏轼并非像后人所画的那样是满脸的大胡子。

在元人赵孟頫的笔下,苏轼的胡子也不多,只不过头身比几乎被“压缩”到了1:5,看起来不足“七尺”。

后世有很多画家都创作过表现苏轼与友人聚会的西园雅集图,而那一系列的作品中,苏轼大都是以一个戴着高筒短檐乌纱帽,留着中等偏浓的胡须,有点微胖的形象出现。

《苏东坡小像》元赵孟頫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到了明朝,朱之蕃临摹了传为李公麟某个版本的《东坡笠屐图》,并在画的右上端题曰:

东坡一日谒黎子云,途中值雨,乃于农家假篛笠木屐,戴履而归,妇人小儿相随争笑,邑犬吠,东坡谓曰:笑所怪也,吠所怪也。右李伯时写像,上有此数语题识。偶然琐事,率尔片言。粉墨载之,未播人间。与巧显融,宁直迍邅。人中之龙,仙中之仙。景止高风,有托而传。万历己未四月四日朱之蕃临并志以赞。

说是苏东坡被贬在儋州(今海南)的三年(1097-1100)多时间里,以苦为乐,结交了一批朋友,为当地做了不少好事,还有诸多逸闻趣事为人津津乐道。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苏东坡前往黎子云家拜访,回去的路上突然下起雨来,他就从农户家借了笠和屐,他头上戴笠、脚下踩屐的特殊装扮引得当地妇女、小孩哈哈大笑。那之后,海南岛上就流传着“东坡笠屐”的美谈。

上文说过,李公麟给苏轼画过像是被苏轼本人记录在册的。那是苏轼北归路过金山寺时,见到了十年前李公麟在墙上为自己画的像,他感慨万千题下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他们二人是好友,李公麟又是当时北宋最著名的画家,所以如果朱之蕃临的那幅苏轼像当真是李所作,那么这一版“有点肚子,方长脸,有胡子但不多”的苏轼应当是最贴合他本人形貌的。

文并供图/花水月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趣史|那些年,苏轼吃过的馒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9
趣史|那些年,苏轼吃过的馒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9
历史|苏东坡的狂与旷
中华书局1912 2023-09-25
苏轼说“有味”
北京晚报 2023-07-25
赏读 | 苏东坡:雪泥鸿爪与心路历程
中华读书报 2023-07-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