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英文版”高考给我国基础教育带来什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7 06:03

我国高考有了“英文版”。“英文版”中国高考已经得到英国、新加坡、新西兰、爱尔兰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名校认可,包括剑桥大学、伦敦政经、南洋理工等。据介绍,由安生教育科学研究院高考专家与剑桥大学资深学科专家联合命题的AST考试(Aptitude Scholastic Test,学业学能水平测试),是首个基于中国高中课标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大学标准化入学考试。

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一考试的研制成功并得到海外名校认可,意味着我国高中学校不需要引进国际课程,就对学生上中国高中课程,即可实现基于中国课程的国际化办学。高中学生以中国高中课程成绩、AST考试成绩,就可申请进入海外名校。

更重要的是,国外学生也可学习中国高中课程、参加AST考试,其修读的中国高中课程成绩、AST成绩,会得到海外名校的认可。就此而言,AST考试将推进我国高中多样化、国际化办学进入新的阶段,也让中国高中课程变为国外学生的“国际课程”,提高我国教育的开放水平。

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痛点在于国际“化”的“化”字,是内化还是外化,也就是将国外教育“化”成输入国内的教育,还是将中国教育“化”成对外输出的国际教育?有的省市要求停止或禁止基础教育段使用“国际化”字眼,这是治标不治本,其实真正要做的是将我国的基础教育“化”为出海的国际教育,真正使得我国的教育走向世界,将我国从一个输出生源的教育大国转变为输出课程的教育强国。

众所周知,过去20年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引入了大量外国课程,举办高中国际课程班。虽然这些课程班被冠以“国际”,但主要服务于部分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因此被部分舆论认为这是“出国留学预科班”,质疑没有起到对中国基础教育的促进作用,也没有实现助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国际化。简单来说,这些国际课程班,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是和中国高中课程“隔离”的,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互不影响、互不互补借鉴。

当前,我国已经叫停批准新增高中国际课程班,但要建设高质量高中教育体系,要求高中深入推进国际化,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一个可行的思路,就是把中国高中课程打造为得到海外名校认可的“国际课程”。

我国高中学生的高考成绩其实已经得到包括美国、英国、澳洲等国家、地区的海外名校认可,这意味着凭借中国高中课程的质量,成为国际课程没有任何问题。AST考试的出现,打通了中国高中课程成为国际课程的“最后一公里”。

一方面,这一考试完全基于中国高中课程标准,但不同于高考,采取全英文命题,而且由中国高考专家与剑桥大学教授共同命制,这让海外大学可以直接使用这一考试,评价申请学生的学业能力与实际英文水平,所以被学生称为“英文版”高考。另一方面,这一考试,不但让中国学生学习原来的中国高中课程,就能拓宽视野,申请海外大学,也令中国高中课程“出海”到国外,成为外国学生的“国际课程”变为可能。

据介绍,AST考试主要考试科目目前包括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6门,不久的将来还会增加信息技术等科目。我国普通高中可开设AST实验班,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采取双语教学,就可轻松实现国际化。普通高中学生无需上其他国际课程,就学中国课程,既可参加高考,又可参加AST考试,自主进行多元的升学选择。这符合高中多样化办学,与扩大学生选择的基础教育改革方向。

这也是我国高中学校一直在追求的、更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国际化模式,不调整课程体系,但给学生多元选择,而且各种选择之间互相促进。参加AST考试的学生,没有选中国高考或选“洋高考”的顾此失彼。高考与作为“英文版”高考的AST,让升学评价多元化,学生的升学选择也多元化。

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指出,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要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AST考试的出现,将让我国基础教育的开放,从单向引进国际课程,学生走出去,变为助推中国课程走出去成为国际课程。未来,我国大学招收海外国际学生,也可把AST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业能力的标准化考试,由此全面实现更加主动的教育对方开放。

文/熊丙奇

供图/安生教育集团

编辑/潘洪其

相关阅读
科学命制试题 高效选才育才 专家谈高考试卷出题思路
科技日报 2024-06-07
探索现代化综合高中建设实现高中教育扩优提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9
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坚定教育自信 扎根中国大地办好基础教育
学习时报 2024-01-03
中国基础教育经费投入达3.2万亿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11-03
2022年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投入达3.2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23-11-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