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去年以来北京少年法庭累计审结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6928件 抚养探望纠纷案件占八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30 16:54

5月30日,北京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北京法院未成年人审判融合发展新闻通报会”,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去年以来,全市法院少年法庭累计审结一、二审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545件,其中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55件,判处未成年犯81人,均涉重大刑事案件。累计审结一、二审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6928件,其中抚养探望纠纷案件占八成。

去年以来 全市法院少年法庭审结判处未成年犯81人 均涉重大刑事案件

发布会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任雪峰介绍了北京法院关于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相关情况。

据了解,2021年以来,北京高院为全市17家基层法院统一授予了少年法庭牌子,并指导三级法院建立起“一体化”的未成年人审判领导小组机制,广泛组织立案庭、刑庭、民庭、行政庭、执行局及行政综合部门等参与其中,汇聚法院各方力量,共同支持和保障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为未成年人审判职能融合发展畅通渠道。

去年以来,全市法院少年法庭累计审结一、二审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545件,其中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55件,判处未成年犯81人,案由涉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聚众斗殴、寻衅滋事、强奸和猥亵等;审结一、二审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6928件,案由涉及监护、抚养、探望及侵权责任纠纷等,其中抚养探望纠纷案件5674件,占比81.9%;审结一、二审涉未成年人行政案件57件,争议事项涉及户籍登记、义务教育及行政拘留等。

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指导下,妥善审理了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教育部《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出台后的全国首例因猥亵儿童终身禁业案以及贾某某故意杀人案、“女童绑树视频案”等一批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其中多个案例入选最高法院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

去年以来 全市少年法庭260余件疑难复杂、矛盾激化案件调撤率近八成

据任雪峰介绍,在审判职能“一体化”的支撑下,北京法院还紧密围绕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积极探索创新,将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特色机制的成熟经验引入未成年人民事、行政审判,形成了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审判机制相互促进、融会贯通、资源共享的格局,充分激发了未成年人审判制度效用。

如,在家事案件审理中,一中、海淀、石景山、门头沟等法院创设社会调查、观护工作机制,委托刑事社会调查中的专业社工组织对涉诉未成年人的成长经历、个人意愿和监护人的监护能力等进行调查,参与案件调解,开展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协助法院最大限度查明案件事实,最大限度修复家庭关系,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截至目前,全市少年法庭已累计在260余件疑难复杂、矛盾激化的案件中开展该项工作,调撤率为78.1%,并帮助多年没有相见的父母子女重新团聚。

北京高院还制定出台了《关于全市法院少年法庭开展涉未成年人民事社会调查、社会观护工作的指引(试行)》进行全面规范,相关经验被《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吸收采纳。如,西城法院将刑事亲情会见等制度有机融入未成年人民事调解工作,创设“亲子协调员”“云探望平台”等机制,以柔性方式促进纠纷实质性化解。

此外,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还充分共享涉诉未成年人心理、物质帮扶体系。去年以来,累计对30余名未成年人及家长开展心理疏导90余次,发放司法救助金20余万元,并帮助多名涉诉未成年人回归校园。

石景山法院创设全市首个综合性帮教基地 帮助80多名罪错青少年重返校园或走向工作岗位

任雪峰介绍,未成年人保护贯穿立案、审判、执行各工作环节。聚焦“立案”“执行”两端,北京法院深入探索,尝试打通“立、审、执”各阶段,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融入法院工作全过程。截至目前,已有一中、西城、顺义等7家法院以“立—审—执,专人、专案、专办”为原则,建立起立案、审判、执行绿色通道。去年以来,累计在立案前端化解涉未成年人纠纷1112件,执结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案件563件。

延庆法院设立“法融青春”法官工作室,与相关单位建立专点对接机制,打造校园纠纷溯源治理新平台。诉后阶段,“抓末端、治已病”,大力开展未成年人再犯罪预防。去年以来,累计回访帮教未成年犯200余次,并帮助4人考入大学或中专技校。

石景山法院还创设全市首个综合性帮教基地“青春护航”,内设复学、就业、城市体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个帮教项目,先后帮助80多名罪错青少年重返校园或走向工作岗位。

此外,全市少年法庭还围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网络保护”等大力开展司法建议工作,深挖案件根源,以案促治。去年以来,针对教育机构管理漏洞,酒吧、歌舞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网络文化建设等问题发送司法建议36篇,督促有关单位规范行业管理,完善充值服务类未成年人提示、未成年人身份识别等机制,并收到相关单位落实整改意见。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共有477名法官、法官助理受聘担任498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去年以来累计开展法治讲座、模拟法庭和庭审观摩活动800余次,受益师生及家长30余万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朱葳
校对/房霞

相关阅读
追问施害者背后原因 深究培训风险 少年法庭法官溯源治未病 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8
100名老挝学生观摩中国少年法庭模拟庭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1
预告|真实故事改编!带你“重返”庭审现场
最高人民法院 2023-02-28
最高法要求加强少年法庭巡回审判点建设 打造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特色品牌
法治日报 2023-02-05
最高法:完善性侵害儿童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
央视新闻 2022-09-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