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不止于“一控一牌”,国泰君安拟收购国联安基金49%股权为了啥?
中新经纬 2023-10-12 21:39

11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公示一则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国泰君安与安联集团签署协议,前者将收购后者持有的国联安基金49%的股权。同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国联安基金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变更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权的股东、持股不足百分之五但对公司治理有重大影响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审批》,材料已获接收。

倘若该交易完成,作为首家业内“一控一牌”的券商,国泰君安公募业务将落下第三子。频频加码公募业务,所为何求?

时隔5年多,国泰君安重返国联安基金

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的内容,国泰君安与安联集团在9月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由国泰君安收购安联集团所持有的国联安基金49%的股权。本次交易前,国联安基金由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太保资产)和安联集团分别持有51%和49%的股权,并由太保资产和安联集团共同控制;本次交易后,国联安将由太保资产和国泰君安分别持有51%和49%的股权,并由太保资产和国泰君安共同控制。

对于国泰君安而言,这笔收购交易将使其重返国联安基金。2002年6月,国泰君安和安联集团正式签署《发起人暨合资经营合同》,2002年10月,国联安基金正式获准筹建,隔年4月3日正式获准开业,这是国内首家获准筹建的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直到2018年5月,国泰君安退出,经证监会核准,太保资产成为国联安基金大股东(出资比例51%)。

国联安基金注册资本1.5亿元,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旗下管理基金共79只,管理规模约1020.28亿元,同业排名第43位。从业绩表现看,国联安基金的产品近一年平均收益率为0.26%,跑赢沪深300指数。

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目前国泰君安和国联安基金在境内公募基金管理市场的份额均在0-5%,双方相叠加后也不会超过5%。

公募基金业务将落下第三子

去年10月,国泰君安历时八年,终于拿下华安基金控股权。加之此前,其旗下资管子公司已手握公募牌照,国泰君安成为“公募新规”后业内首家“一控一牌”的券商。彼时,国泰君安在官方微信公号推文中称,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改革转型,全面整合旗下优质资源,着力打造“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双轮驱动、形成价值闭环的业务发展模式,持续提升公司财富管理服务能级等。

机构普遍认为公募基金能够增厚券商净利,为资管业务、分食养老金市场等带来助益。中金公司非银分析师龚思匀在9月下旬的研报中提到,公募业务是券商资管业务收入的支撑,也是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他认为,兼具高“含基率”及优质公募资产的券商更具差异化经营特色和长期投资价值。

从财报来看,控股华安基金为国泰君安带来明显的业绩助益。2023年上半年,国泰君安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3.34亿元和57.42亿元,下降6.24%和9.89%,成为上半年为数不多的业绩下滑的券商之一。分业务看,仅包含华安基金在内的投资管理业务和国际业务出现正增长,其他四大板块业务均同比下滑。

其中,投资管理业务实现营收25.54亿元,同比增长181.98亿元,对营收的贡献度达13.93%。而上年同期,贡献度仅为4.63%。具体来看,华安基金上半年实现营收18.38亿元,同比增长1.21%;实现净利润5.17亿元,同比增长1.37%。华安基金对净利润的贡献度达9%。

目前华安基金管理规模在同业居第15名。不过从收益率情况看,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华安基金产品近一年的平均收益率为-2.64% ,跑输沪深300。

如果顺利拿下国联安基金,国泰君安将实现“一参一控一牌”。不过,业内也有声音指出,各券商在争相提升公募基金持股比例或通过申请/并购等方式获取公募牌照的同时,各公募子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正待解。譬如此前中金公司拟设立资管子公司,监管在反馈意见中就关注了与中金基金的同业竞争,以及与中金财富的资管业务划分衔接问题。

就为何收购以及收购的影响和协同发展等问题,中新经纬向国泰君安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尚未取得回复。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要合并?内部人士:不实
上海证券报 2024-05-27
国泰君安:预计证监会实质性政策将相继出台 以增强金融机构的功能性、专业性
上海证券报 2024-03-17
“泄密”百亿私募持仓还违法炒股!国泰君安一营业部老总被罚
澎湃新闻 2024-02-19
国泰君安新动向!"75后"将升任总裁
证券时报 2024-01-16
尘埃落定!朱健担任国泰君安董事长
证券时报 2023-12-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