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手段圈粉年轻人!北京探索老会馆“七十二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7 18:56

会馆已经成为文物领域活化利用的重要力量。11月7日,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湖广会馆举行,现场发布的《全国会馆活化利用报告(2025年)》显示,北京等会馆分布集中的省市正通过多元化手段深挖会馆背后的价值,将静态的文物资源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参与的文化产品、服务或场景,实现会馆活化利用。

报告显示,北京会馆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文物级别普遍较高,文化价值突出。目前,北京在会馆活化利用方面开展了不少探索:部分会馆利用特色资源和人文环境,将会馆改造为博物馆、陈列馆或主题餐厅,系统呈现地域文化、历史事件与建筑艺术,如位于湖广会馆内的北京戏曲博物馆,就以“菊海鸿蒙”为主题,利用现代数字多媒体技术展示了国粹京剧的形成、发展轨迹;北京福州新馆则打造了林则徐禁毒教育基地与社区博物馆,开设“虎门销烟精神展”;部分会馆依托自身的戏楼等建筑特色,开展戏曲、曲艺等常态化演出,复兴传统演艺功能,如湖广会馆与专业院团合作,持续上演京剧名家名段并创排新剧目,为年轻人搭建起亲近京剧艺术的桥梁。

此外,部分会馆还拓展了公共文化空间功能,开展研学、社区活动、公益讲座等,还有部分会馆引入文创开发、特色餐饮、场地租赁等业态,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平衡。

虽然创新探索不断,但部分会馆在活化利用上还存在保护与利用失衡、参与主体单一与协同不足、品牌与内容创新薄弱、资金与市场化不足等问题,与会专家建议应通过“平衡保护与利用,强化规划引领”“拓宽参与主体,构建协同机制”“加强品牌建设,推动内容创新”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会馆活化利用的效能。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湖广会馆大戏楼有限公司承办。活动为期三天,其间,与会代表集体审议了2025年度工作总结,换届选举产生了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召开了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活动通过学术分享、实践交流、互动研讨等多种形式,搭建了开放共享的行业交流平台,为会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活化注入了新动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
编辑/刘忠禹

相关阅读
演出免费预约票根多元消费 “会馆有戏”三个月见证古建新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10
老会馆相逢音乐剧 《金风玉露》一招破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9
视点 | “会馆有戏” 北京湖广会馆庆贺重张开业一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5
湖广会馆将打造“戏楼版京剧核心打卡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05
首轮圆满收官! 沉浸式音乐剧《金风玉露》新春二轮待开锣!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1-02
200年会馆内再现热血梨园 《金风玉露》百年戏楼将唱响京朝派音乐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2
擦亮文化品牌 西城区“会馆有戏”享传统文化魅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7
湖广会馆上演京剧黄梅“两下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