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获悉,11月3日至11月19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将精心策划推出京剧培优折子戏专场、纪念荀慧生诞辰125周年专场、音乐会专场、评剧名段专场、曲艺专场等五大板块,共打造十二台精品剧目。该剧目作为“艺韵薪承 芳华北戏——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京津冀教学成果展演”的一部分,将邀三地观众共赴一场艺术的盛宴。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京剧培优专场是北京市戏曲艺术发展基金会对北戏品学兼优学生资助项目的成果展示,展示期间将特邀李玉芙、叶红珠、刘琪、许翠等京剧名家亲临指导。京剧折子戏专场将上演多部荣获“梨花杯”“小梅花”等奖项的经典剧目,让学生在舞台实践中夯实基础、提升技艺。
11月4日与11月19日,评剧名段专场将分别亮相长安大戏院与廊坊丝路艺术中心。文华奖得主高闯、王平,国家一级演员于海泉、韩立娇等名家领衔,老中青三代评剧人同台演绎《花为媒》《秦香莲》《金沙江畔》等经典选段。从“报花名”的俏皮灵动到“见皇姑”的铿锵激昂,于代际风格碰撞间,探索派别融合,践行薪火不息。
11月11日,曲艺专场演出将在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实验剧场呈现。曲艺大师田连元、种玉杰、籍薇与在“北戏”的亲授学生联袂献艺。通过展演小品《新语粮言》《鞭打芦花》等屡获中国曲协嘉奖的精品力作,为青年曲艺人才搭建起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今年适逢荀慧生大师诞辰125周年。“北戏”与荀派艺术渊源深厚,自“老校长”孙毓敏手中接续衣钵,一代代学子不仅从这座艺术宝库中汲取养分,更在前辈艺德艺风的熏陶中培根铸魂。本次展演精选《豆汁记》《红楼二尤》《红娘》等荀派经典折子戏,以教学促传承,以舞台续文脉。
在弘扬传统戏曲文化的同时,“北戏”近年来积极以舞台艺术推动青少年思政教育,持续深化办学模式与育人机制,强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早在今年6月,“北戏”就与北京交响乐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不但实现了艺术资源的深度整合,更为青年艺术人才提供了锻炼和展示的实践平台。
在本次展演中,“北戏”与北京交响乐团联袂推出经典钢琴协奏曲《黄河》与《黄河大合唱》两部经典音乐作品,再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史诗,以音乐笔触回溯烽火岁月,彰显中华民族在抗争中凝聚的精神力量与艺术传承。该专场将于11月3日在中山公园音乐堂盛大上演,由北京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李昊冉执棒。演出汇聚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朗诵名家瞿弦和北京交响乐团小提琴演奏家张琴,北戏音乐系主任祝真伟等优秀教师,及北京交响乐团艺术家和北戏学子同台演绎。
本次展演不仅是对“北戏”近年来教学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推动艺术职业教育与社会文化生活的深度融合。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吴蕾表示:“我们始终坚信,艺术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学校将继续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探索艺术职业教育的新形式、新内涵,为教育强国、文化强国的事业,贡献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李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