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以AI赋能资本市场创新发展|金融街论坛聚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29 19:50

10月29日下午,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人工智能赋能资本市场创新”论坛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证券期货业将坚持积极推进和防控风险相结合,加快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资本市场各项业务的深度融合,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助力资本市场“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李超表示,近年来,中国证监会坚持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积极开展资本市场“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专项行动,推动监管方式向数字化、智能化全面转变,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在客户服务、投资研究、风险管理、运营管理等领域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资本市场人工智能应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演进,李超表示,作为战略性新兴技术的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资本市场的生态和运行模式,要规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规避可能带来的风险,要加强数据安全保障和业务风险防控,合规开展业务,切实保护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指明了资本市场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一是要聚焦高价值应用场景,推动业务技术深度融合。探索开展“人工智能+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专项试点,加强风险控制和容错包容。在符合国家和行业要求,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持续深化人工智能在关键业务场景的研究与应用,推动创新服务模式的规模化应用,探索更多的“成功经验”,写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

二是要强化基础支撑,加强智能算力统筹和数据共建共享。加快推进建设行业公共智能计算基础设施,降低行业机构人工智能应用成本。探索建设行业模型平台,构建多模态、可共享的垂域大模型和智能体矩阵。探索建设行业通用高质量数据集,开展“数据要素×资本市场”试点,为大模型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探索建立行业共享知识库,汇聚重要行业知识资源。制定行业人工智能标准体系,促进证券基金期货行业人工智能应用的规范性、兼容性和安全性。

三是要完善风险防范措施,夯实安全防护体系。建立覆盖模型开发、部署、迭代全过程的风控体系,充分评估模型安全风险,防范模型适用、数据使用等方面的风险。强化关键环节的“人类把关”机制。规避当前人工智能存在的局限性,确保关键环节有人监督、最终决策由人作出,避免引发系统性风险。加强数据及网络安全管理,防止敏感数据泄露,强化对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防护。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建立差异化分类监管机制,完善人工智能应用制度框架体系,增强制度的适应性和包容性。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刘忠禹

相关阅读
中国证监会国际顾委会会议首次在论坛期间举办|金融街论坛聚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7
证监会主席吴清: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求是微平台 2025-02-01
AI眼镜概念兴起 资本市场闻风而动
证券日报 2025-01-11
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
证监会 2024-04-19
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出台 证监会主席吴清权威解读
新华社 2024-04-13
证券日报:让人工智能为资本市场引来更多“活水”
证券日报 2024-03-23
半两财经 | Sora接管AI王座一周 资本市场、科技圈以及版权界闹翻了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5
吴清接替易会满出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关于资本市场他曾这样说
澎湃新闻 2024-02-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