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马宏彬:以新质生产力服务影视创作高质量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29 19:48

10月28日-29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京开幕。AI如何赋能精品创作是本届大会热门话题,快手科技高级副总裁马宏彬表示,快手深入布局大模型技术研发与应用,在AIGC等相关领域已取得众多突破,以新质生产力服务影视创作高质量发展。

2025年以来,视听行业与人工智能的双向奔赴,已经从政策引领进入到规模化产业实践的新阶段,拥抱而不是拒绝AI,成为行业共识。

无论爱优腾等长视频平台,还是快手、B站等内容社区,均通过发挥技术领先优势,积极响应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主动把握“人工智能+大视听”的崭新机遇。

去年,在广电总局和北京局指导下,快手携手贾樟柯、李少红等9位导演发起“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9位导演创作的9部电影短片被中国电影博物馆永久收藏;前不久,快手推出了全球首部AI单元故事集《新世界加载中》,在海内外市场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反响,收获了近2亿的全球播放量。

“这让快手深刻意识到,AI正在帮助打破文化表达的边界,当中国技术与全球化审美相结合时,我们完全有能力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马宏彬表示。

当下,推动先进技术全面赋能精品创作、传播、服务和体验,已成为行业共识。马宏彬表示,AI可以使影视制作成本降低至传统方法的四分之一,制作时间缩短约60%。借助AI技术,剧本、拍摄、特效、质检、宣发……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提质增效。“其次是重构影视行业生产逻辑。”AI技术正在重构产业生态、创作逻辑,甚至拓展艺术表达的边界,并催生出大量新职业,包括AI提示师、提示词优化师、AI素材编辑师等。

AI技术在不断降低创作门槛、提升市场供给数量与类型的同时,艺术创作天花板也不断被拉高,“行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好故事、好创意,有情感共鸣的作品方可直抵人心。”马宏彬说,技术的终极目标不是替代人类,而是赋能人类——让创作者从“重复劳动”中解放,专注于更有价值的“创意表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刘忠禹

相关阅读
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火热开幕,影视行业持续向好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29
首届北京广播影视“春燕奖”揭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27
中国AI创作者登上釜山电影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3
文化青创力|以AI重构影视创作 陈坤两次转型背后的北京创业赋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0
快手可灵AI迭代已超30次 累计生成超2亿视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8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恒星AI发布 开启AI影视创作新纪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27
快手发布全球首部AI单元故事集,总时长180分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26
提供“首机会”:视听平台成影视人才孵化沃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