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寻踪
北京青年报 2025-07-07 07:06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14年的浴血奋战,是史诗、是精神、是永不磨灭的民族记忆。为此,本报将推出一系列特别策划,今日刊发“战地寻踪”特别报道。

在这组报道中,既有对全市多处抗战文物认定的盘点,又有民间志愿者为寻找“铁证”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既有对全市红色抗战主题片区的生动介绍,又有对抗战文物意义的深度解析……所有这些无不深刻地说明:“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已经成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奋进的鲜明记忆和不竭动力。

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旧址(北平学生南下请愿示威团出发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学生为抗日救亡纷纷赴南京请愿示威,两千余名学生在正阳门车站遭到当局的阻拦,经过斗争迫使当局同意示威团乘车南下。

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

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古北口成为长城抗战中战时最长、战况最惨烈的战场。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坐落在密云区古北口镇,这里安葬了360多位中国将士的骸骨。

“保卫华北”石刻

“保卫华北”石刻位于香山樱桃沟。1936年7月,清华大学学生赵德尊和北京大学学生陆平等在樱桃沟水源头附近的岩石上,刻下了“保卫华北”四个字,表达了北平青年学生抗日救亡的决心。

宛平城、卢沟桥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绝后向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七七事变爆发,中国由此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

居庸关(南口战役遗址)

1937年,日军侵占平津后向南口调兵,妄图入侵山西、绥远等地。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三军等抢防南口,南口战役于8月8日打响。经过20多天的鏖战,中国军队在伤亡过大、后援不继的情况下败退,南口抗战以失利告终。

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

1937年洛川会议后,八路军在平郊开辟了北平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平西抗日根据地,并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房山区十渡镇,建于1992年。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马栏旧址

1939年,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进驻斋堂镇马栏村。抗日战争期间,冀热察挺进军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为华北地区的抗日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1997年7月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建成。

怀柔区雁栖镇头道梁村

1938年7月,八路军第四纵队在头道梁村组建怀柔地区首个中共县级组织——滦昌怀联合县。联合县组建了首支地方武装滦昌怀游击队,在拔除敌伪据点和配合正规部队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2020年9月,平北抗战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头道梁村正式亮相。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

抗日战争时期,焦庄户人民利用地道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地道战遗址体现了华北冀中平原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经过近一年的闭馆整备,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于今年5月重新开放。

平津地区对日受降典礼举行地点(太和殿广场)

1945年10月10日,平津地区对日受降仪式在故宫太和殿举行。日军平津地区官兵善后联络部长根本博带领参谋长高桥坦等21人,低头躬身走向太和殿,在降书上签字。孙连仲上将签字后,根本博、高桥坦等5名日军头目逐次缴出战刀。

扫二维码观看 抗战专题策划《铁证》

编辑/胡克青

最新评论